本網訊 通訊員 李存根 報道 “剛到海安的時候,這里電壓較低,家里日光燈、電飯煲經常無法正常使用。通過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后,供電質量越來越好,最近打算到縣城購買一臺空調。”6月25日,落戶江蘇省海安縣曲塘鎮羅町村的三峽移民夏才順談起正在實施的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滿臉喜悅地說道。
據了解,海安縣作為江蘇省2008年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單位,年內將投入4778萬元建設6個新農村電氣化鄉鎮、46個新農村電氣化村。截止6月28日,該縣已完成了1個鎮、5個村的建設任務,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小表集裝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海安是一個農業大縣。如今,這里已建成全國聞名的“繭絲綢之鄉”和“禽蛋之鄉”。因此,這個縣將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重點放在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相對集中的6個鄉鎮,著重解決這些鄉鎮電網線路“卡脖子”、線路供電半徑過長、變壓器超載和單線單變等一些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問題。為了積極推動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程,該公司嚴格按照“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注重實效、整體推進”的原則,精心組織,統籌安排,積極加強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組織領導,把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并明確分工,逐級建立了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同時,詳細制定了實施計劃,形成鎮、村兩級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協調組,及時解決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中遇到的難點問題,有效地實現了無障礙施工。該公司還突出重點,大力推進工程建設,從所屬的其他供電所抽調人員投入到重點鄉鎮工程建設中去,確保了工程進度。施工中,他們把強化農村電網、提高安全運行水平、提升供電服務質量作為工作重點。
說起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海安縣城東鎮油坊頭村支部書記王建年最有發言權。他如數家珍地告訴筆者,今年以來,村里經濟發展迅猛,但該村17組只有一臺100kVA的配電變壓器,加上原來的供電線路老化,供電半徑長,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用電問題一直成了他的一塊心病。一些村辦企業用電時總是提心吊膽,一次無意的停電,都會使村里造成不小的損失。這些情況使得許多擁有資金的農民不敢貿然投資。今年春節后,根據新農村電氣化建設規劃,供電部門將該組100kVA的配電變壓器換成了315kVA配電變壓器,線路也由過去的35號導線更換為120號導線,由于供電有了保障,海安冀宏化纖廠在此投資,不少村民辦廠的熱情又高漲起來。數字最有說服力:2007年1-4月份,該組供電量為60390千瓦時,今年同期為112890千瓦時,增幅達187%。
隨著第一階段工作的順利完成。目前,海安縣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第二階段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預計7、8月份重點完成曲塘鎮、李堡鎮和劉圩等6個村的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任務;9、10月完成海安鎮、胡集鎮和馬橋等13個村的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任務;11月完成城東鎮、墩頭鎮以及平橋等19個村的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任務;12月對整個工程進行“回頭看”,并迎接國家電網公司的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