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老漢家有15畝地,種了七八畝小麥,七八畝大蒜。種上后,就沒有下過一場大雨。原本盼著過年下場雪,沒想到盼到現在也沒下。他每天最關心的就是天氣預報,可從電視上看到的,是旱情的日益嚴重。
去年10月份以來,中原大地一直沒有出現有效降水,鄭州全市416萬畝農田面臨50多年來最嚴重的旱情。鄭州供電公司迅速啟動抗旱保電應急預案,滎陽、新鄭、中牟、新密等縣(市)電力職工挺身而出,投入到抗旱保電一線,與農民兄弟并肩戰斗。
“手機充滿電,用不到晚上就沒電了。”中牟縣鄭庵供電所電工李國志說,“咱電工苦點累點不算啥,耽誤了鄉親們澆地可是大事兒。”他整天忙于抗旱保電,年前小兒子結婚他都沒管事兒,為此可沒少挨埋怨。在機井通電前,村民用柴油機澆地。很多人為了買柴油飯也不吃就去排隊,早上6點多出來,到中午也不一定能澆上地。現在,只要一刷卡,井里就嘩嘩地出水,又省錢又省力,可把村民給高興壞了。
在中牟,每天都有值班人員駐守田間服務臺,為農民朋友隨時解決澆地難題,辦理抗旱用電加急業務,并有專人到田間地頭督導安全用電;半天之內,兩臺變壓器增容改造完畢;兩天之內,3500米長的400伏吳倉線架設起來,88基桿塔組立起來;200千瓦的發電車開到了田邊,5臺發電機送到了田間,汩汩的井水滋潤著麥田;809眼通電機井在抗旱中大顯神威,為2.3萬多畝農田送去甘霖,短短幾天,中牟縣可電灌的37萬畝農田已經全部灌溉一遍。
在新密,為了使邊遠溝壑近1萬畝農田得到灌溉,春節剛過,新密市電業局就組織人員到現場勘察。經勘察發現,如果能利用流經該鎮的五星水庫,兩岸4個行政村的農田灌溉就能得到保障,然而水庫提灌站卻需要安裝配電設施。時間緊,任務重,新密市電業局特事特辦,簡化程序,2月6日一大早就組織人員把電料物資送到工地進行施工。施工人員馬不停蹄地施工,終于在12點前安裝好配電設備,使水庫提灌站當天下午便投入使用。“要不是電業局及時為水庫提灌站接通了電,俺村1000多畝地只能望天收了。”新密市劉寨鎮西馬莊村三組的王二興感激地說:“是他們,給我們送來了及時雨啊!”
據統計,截至目前,鄭州供電公司組建“共產黨員保電小分隊”65支、“團員先鋒號保電小分隊”29支、電力抗旱服務小分隊124個,共出動約6000人次;投入發電機31臺,配電變壓器15臺,出動宣傳服務車1000臺次,現場解決群眾用電難題247個。在該公司的全力支持下,鄭州地區可電灌的193萬畝農田,已有156萬畝得到了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