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清華大學合作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建立智能電網應用示范區;與清華大學共建智能電網研究中心,全面展開產學研合作;清華大學近百項最新研究成果被我市企業收進囊中……今年以來,一系列與我國智能電網“總設計師”清華大學的密切接觸,標志著我市已高點進入智能電網市場的“第一跑道”,也將傳統的工程電氣產業推向了智能時代。
智能電網,被稱為“愿景電網”。智能電網產業,是世界研究熱點和推動經濟復蘇的新技術,被許多地區和企業視為“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新增長引擎。去年5月21日,國家電網公司公布了“智能電網”發展計劃,總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
企業備戰先行一步。近年來,大全集團、南自通華集團等規模骨干企業已紛紛涉足智能電網領域,在智能電網領域已經搶先了一步:大全集團投資18億元建設大全工業園,主要投向了智能電器;中電電氣投資40億元,打造全球最大的變壓器生產基地;南自通華與東南大學合作,為企業度身定做智能電網產業發展規劃;現代重工的220KV的GIS已經中標國網公司樣板工程――常熟南變電站工程,800KV超高壓GIS已經在黃河拉西瓦水力發電站成功運行。
3月16日,清華大學電機系專家在揚中舉辦智能電網研究成果推介會,近百項最新研究成果被揚中企業收進囊中。數據表明,今年我市對接智能電網計劃的產業類新上11個,計劃總投資58.2億元,年內投入將達到24.6億元。
地方搶跑贏在前沿。早在2008年,我市就確立了“以智能電網產業引領‘低碳’轉型”的發展戰略,搶跑參加智能電網產業“盛宴”。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結合“十二五”規劃的編制,策應智能電網計劃的實施,將工程電器產業打造成揚中的首個千億級產業。5月21日,我市與清華大學就聯合建立智能電網研發平臺和建立國家智能電網應用示范區進行深入研討。
前不久,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智能電網建設的“六個一”工程――“一個產業園區、一個產業聯盟、一個研發平臺、一個檢測中心、一個交易市場、一個門戶網站”,這意味著我市打造“千億級智能電網產業基地”偉業拉開了帷幕。
對此,5月25日的《南方日報》在《智能電網媲美3G,地方搶跑企業備戰》一文中,特別引用我市的智能電網產業宏偉發展計劃,鞭策廣東企業快馬加鞭。
目前,一系列推進工程電器產業快速切入智能電網建設有力舉措將在我市展開――
全市組建智能電網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定期研究解決智能電網產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出臺專門的扶持智能電網產業發展意見,引導企業間緊密協作、錯位競爭,促進產業規模的迅速壯大。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園、智能電網孵化基地、國家級電力電器產品監督檢驗中心和電器產品交易市場,為企業發展產品提供服務平臺。
重點編制《智能電網產業發展規劃》、《智能電網產業園發展規劃》和《智能電網示范區建設規劃》,在智能電網產業園區加速建設以規模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為配套、企業間緊密協作的產業聯盟,快速形成智能電網產業的規模效應、集群效應;參與國家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建設。
與此同時,大力鼓勵企業創造條件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引導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密切與清華大學、國網電科院等權威科研院所的合作,在關鍵技術、核心產品的研發生產上率先突破,推動工程電器產品向智能化、高端化、系統化方向轉型,搶占行業發展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