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2.0”就是智能電網,即電網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基礎上,通過應用先進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設備技術、先進控制方法以及先進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等,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智能電網能夠自愈、抵御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在智能電網已上升至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江西贛西供電公司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及江西省電力公司電網總體規劃要求,積極轉變電網發展方式,加快推進監控中心建設、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以及農網改造升級工作,著力把贛西電網建設成為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 打造電網“監視器”,實時掌握電網運行動態。
2010年3月1日,贛西供電公司監控中心正式成立,掀開了贛西智能電網建設的新篇章。為保質保量完成電網“監視器”的建設工作,該公司各級單位緊密配合,按照《2010年集控中心建設實施方案》,開展變電站不停電聯調工作,落實監控中心完善化項目,開展無人值班培訓,建立健全與監控管理模式相適應的相關規章制度。
2010年11月,贛西地區地縣一體化OMS系統試點通過預驗收,為贛西電網由傳統運行模式向集于調度、監控、運行為一體的管理模式轉變打下基礎。同時截至2010年底,共有10座220千伏變電站加裝了變電站標準化巡檢系統,27座變電站實行無人值班和少人值守,32座變電站數據接入監控中心,在接入數據的變電站中有9座220千伏變電站,23座110千伏變電站。在不足一年的短暫時間里,贛西供電公司各級人員通過不懈努力,終于使監控中心成為電網安全運行的“監視器”,而這個“監視器”將為贛西電網未來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贛西供電公司的安全生產可靠性將在電網動態的實時掌握中進一步得到穩固和加強。
足不出戶遠程抄表,智能計費方便千萬家。
2010年11月29日下午3時許,新余居民陳琳首次用電費卡,為自家的智能電表充入100元電費,她高興地說:“開始免費換表我們還不樂意,但是用過后才知道,新安裝的智能電表可以明確知道當月使用電量、上月使用電量、電費余額等信息,非常方便好用”。
從江西省電力公司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管控組獲悉,贛西供電公司2010年完成智能電表改造84個臺區,共計1.52萬戶,原集抄系統切割至江西省用電信息采集系統204個臺區,共計2.76萬戶,累計實現288個臺區在江西省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上線,實現采集4.28萬戶,贛西供電公司用電信息采集覆蓋率、抄表成功率等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圓滿完成年初制定的2010年內實現4萬戶的采集目標。同時針對2011年用電信息采集工作,贛西供電公司提前謀劃,已向省公司申報了2011年智能電表改造5萬戶的計劃。供電城區內智能電表的運用,使得居民可通過聯網的信息系統采取預存電費,隨時在家查看當月用電量,工作人員亦可足不出戶實現遠程抄表、智能計費,電網2.0時代將真正到。
農網改造升級不掉鏈,建設電氣化新農村。
在智能電網已上升至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江西贛西供電公司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及江西省電力公司電網總體規劃要求,積極轉變電網發展方式,加快推進監控中心建設、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以及農網改造升級工作,著力把贛西電網建設成為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 打造電網“監視器”,實時掌握電網運行動態。
2010年3月1日,贛西供電公司監控中心正式成立,掀開了贛西智能電網建設的新篇章。為保質保量完成電網“監視器”的建設工作,該公司各級單位緊密配合,按照《2010年集控中心建設實施方案》,開展變電站不停電聯調工作,落實監控中心完善化項目,開展無人值班培訓,建立健全與監控管理模式相適應的相關規章制度。
2010年11月,贛西地區地縣一體化OMS系統試點通過預驗收,為贛西電網由傳統運行模式向集于調度、監控、運行為一體的管理模式轉變打下基礎。同時截至2010年底,共有10座220千伏變電站加裝了變電站標準化巡檢系統,27座變電站實行無人值班和少人值守,32座變電站數據接入監控中心,在接入數據的變電站中有9座220千伏變電站,23座110千伏變電站。在不足一年的短暫時間里,贛西供電公司各級人員通過不懈努力,終于使監控中心成為電網安全運行的“監視器”,而這個“監視器”將為贛西電網未來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贛西供電公司的安全生產可靠性將在電網動態的實時掌握中進一步得到穩固和加強。
足不出戶遠程抄表,智能計費方便千萬家。
2010年11月29日下午3時許,新余居民陳琳首次用電費卡,為自家的智能電表充入100元電費,她高興地說:“開始免費換表我們還不樂意,但是用過后才知道,新安裝的智能電表可以明確知道當月使用電量、上月使用電量、電費余額等信息,非常方便好用”。
從江西省電力公司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管控組獲悉,贛西供電公司2010年完成智能電表改造84個臺區,共計1.52萬戶,原集抄系統切割至江西省用電信息采集系統204個臺區,共計2.76萬戶,累計實現288個臺區在江西省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上線,實現采集4.28萬戶,贛西供電公司用電信息采集覆蓋率、抄表成功率等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圓滿完成年初制定的2010年內實現4萬戶的采集目標。同時針對2011年用電信息采集工作,贛西供電公司提前謀劃,已向省公司申報了2011年智能電表改造5萬戶的計劃。供電城區內智能電表的運用,使得居民可通過聯網的信息系統采取預存電費,隨時在家查看當月用電量,工作人員亦可足不出戶實現遠程抄表、智能計費,電網2.0時代將真正到。
農網改造升級不掉鏈,建設電氣化新農村。
為提高電網發展的前瞻性,增強農村電網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贛西供電公司于2010年11月底完成農網二年“改造升級工程”和三年“升級改造工程”實施規劃的編制工作,此規劃將使得農村“卡脖子”、“低電壓”等電網薄弱的突出問題在2012年前得到徹底解決。同時該公司將穩步加強農網改造升級,在2015年全面建設和完善農村電網通信系統、通信干線100%光纖化,中低壓電網通信采用無線、公眾通信網及衛星等通信方式,達到100%布點到位,實現110千伏 、35千伏農網變電站100%智能化。
贛西供電公司在農網改造升級工作中始終以堅實的腳印鏗鏘前行,在展望“十二五”遠景中,該公司將大力開展新農村電氣化建設,至2015年建成38個電氣化鄉、400個電氣化村、4個電氣化縣,通過五年農網建設,使農村電網達到15年以上的發展需求的總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