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超過1000輛的新能源汽車、總計10.3億顆LED芯片、多達4.68兆瓦的太陽能裝機容量……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目前在上海舉行的這屆世博會都是世博歷史上最凸顯低碳環保理念、最富含節能減排精神的一屆盛會,而會上集中展現的大量低碳節能新技術也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推廣到產業及社會的方方面面。
??世博會創多項低碳應用紀錄
??作為歷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會,上海世博會從一開始就確定以“低碳、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為主題。如今,世博園內運行著太陽能、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LED照明工程等一系列示范應用項目,并創下多項紀錄,由此向世界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在太陽能光伏發電方面,上海世博會此次設計應用的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打造了多個“第一”:整個園區共安裝了總裝機容量超過4.68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設施,每年能減排二氧化碳4000噸,是國內面積最大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示范區。其中,主題館屋面太陽能板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為目前世界最大單體面積太陽能屋面。
??與此同時,在世博場館和周邊共運行著1000多輛新能源汽車,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預計將節約傳統燃油約10000噸,減少有害物質排放約118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28400噸。
??半導體照明則是另一項在世博園內被廣泛應用的低碳節能技術。在中國館、世博軸、演藝中心和城市最佳實踐區等場館區域,總計安裝了10.3億顆LED芯片。這也是LED首次在中國城市街區大規模集中使用。其中,僅一公里長的世博軸上就用了200多萬顆LED。
??相比之下,智能電網的示范運行則對中國未來能源結構轉型具有更重大的意義。作為國內首個智能電網綜合示范,“上海世博園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實現了新能源接入、儲能系統、智能變電站、配網自動化、故障搶修管理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電能質量監測、智能用電樓宇/家居和電動汽車充放電站等示范應用。
??據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介紹,為努力實施碳中和,此次世博會還安排了一系列碳補償項目,包括種植“世博碳匯林”、開發可再生能源等。而對一些有自愿減排意愿的企業和參觀者,世博會也搭建了參與平臺,如已推出“綠色出行”、“綠色出行交通卡”、“低碳計算器”、“人人一棵樹”等自愿減排活動。
??
??產業巨頭大打低碳牌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本屆世博會上高調發出的“低碳信號”也吸引了不少產業巨頭的目光。后者看到其中隱伏的巨大商機……
??例如,國家電網館在此次設計中就費盡心思。這座被稱為“魔盒”的展館各處設計都暗藏環保理念,并高度利用自然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維持日常運作。其中,展館的頂部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可以吸收光能,并將其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供之后利用。而頂部風口處也設置了若干小型風能發電裝置,進一步補充館內電能,形成循環利用能源的效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該展館地下的110KV蒙自變電站采用了變電站變壓器余熱轉化、地源熱泵、冰蓄冷等先進技術,以達成能源的循環再利用。其中,通過使用冰蓄冷系統避開用電高峰,在夜間利用電能將水冷凍成冰塊,白天通過溶化冰塊而為館內提供冷空氣,從而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
??此外,瑞典館的建造則使用了全球領先的高附加值高強度鋼材供應商SSAB 公司的一種新型節能預涂鋼板。SSAB 公司亞太區總裁Martin Pei 表示:“這一節能預涂鋼板最多能將建筑物的能耗降低15%。”
??記者在瑞典館采訪時了解到,目前在SSAB公司的未來發展規劃中,亞洲市場的份額將與歐洲、北美持平,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會日益凸顯。
??另一家同樣來自瑞典的節能工業巨頭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則已將中國市場視為公司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總裁Ronnie Leten透露,該公司在華總投資已達10億元人民幣,未來還將繼續加強投資,并將100%的新技術都應用到中國。
??據他介紹,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能幫助各行業的壓縮空氣系統實現最高50%的節能,而目前壓縮空氣系統的耗能量竟占到中國整個工業能耗的10%。
??
??上海將實現低碳大跨越
??如果說本屆世博會的低碳示范對廣大參觀者來說還僅是一種理念上的推動的話,那么對急于發展低碳經濟的上海而言,這些項目及其政策背景更意味著一種真真切切的產業推動。
??在上周召開的世博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周敏浩就透露,上海市委、市政府已明確到2012年,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9個重點領域,總產值將達到1.1萬億元左右,比2008年增加4500億元左右。
??據他介紹,上海此前已出臺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專項扶持政策。僅新能源領域,2009年的產業規模已達250億元,包括核電75億元,風電90億元,太陽能80億元,IGCC及智能電網5億元,比2008年增長13%。
??周敏浩同時透露,今年,上海新能源的產業規模將力爭達到300億元,比上年增長20%。核電繼續擴大AP1000三代技術核電機組的市場份額,保持國內領先,實現產業規模90億元;風電形成500臺2MW風機生產能力,完成規模100億元;太陽能方面將加快薄膜電池核心裝備產業化,規模力爭達到100億元;IGCC將爭取漕涇IGCC項目獲得國家批準;智能電網則爭取有所突破。
??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節油20%的上汽榮威750中混轎車等車型將批產上市并實現千輛級產能;燃料電池汽車性能穩步提高,綜合成本較2009年下降20%以上,實現百輛級產能;動力電池、電機達到萬套級批量產能;同時,試行整車分期付款、電池融資租賃、里程消費結算等商業模式。最后,上海還將推動建設7至10座以上的充(放)電站、約400個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
??在所有這些領域中,智能電網將成為連接各類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的“樞紐”。“不能今天講新能源車,明天講太陽能發電,后天講智能電網,我們要把所有這些連到一起、集成起來,這樣整個系統的效率才更高。”周敏浩說。
??他還透露,上海已在上月底制定了《上海市推進智能電網產業三年行動方案》。今后,每個變壓器負荷的高低,怎樣進行瞬間平衡,都可以實現數字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