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侯馬市在全省率先完成用電客戶信息全覆蓋、全采集,建成了全國首個“準智能”的信息化、自動化配電網。
據了解,“準智能”配電網是指依托計量綜采工程建設,配套開發應用軟件,實現配電網各類運行數據的實時采集和 “去人工化”。簡單地說,就是在計量終端表計中植入一塊類似手機卡的載波芯片,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APN無線通道發射到集中器,再經光纖傳輸至主機進行各類專業分析。由于在第一通信過程不依賴光纖,故可節約非常可觀的成本。
2008年侯馬供電支公司結合標準臺區改造,開始大規模集抄載波表計輪換和集中器、中繼器的安裝工作。目前,侯馬城市和農村所有臺區已經全部實現了自動抄表、電費核算、遠程停送電。截至今年3月底,侯馬城市108個臺區線損指標同比由8.18%降到4.54%,10千伏線路線損指標由7.88%降到5.03%;農村176個臺區線損指標同比由13.01%降到6.79%,10千伏線路線損由7.92%降到6.02%。兩項合計每年節約電量675萬千瓦時,年增收357.28萬元。
據臨汾供電分公司副經理王尚斌介紹,“準智能”配電網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侯馬供電支公司抄表員從原來的160人減少到現在的40人。據測算,年節約人力工資、燃油費、出勤補助等各種費用達100萬元以上。同時,減少了手工抄表過程中的時差、抄錄誤差等問題,讓客戶用明白電、放心電。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將完成150萬戶低壓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任務,全面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