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近日發布了其智能電網技術標準,并明顯的有意成為國家標準起草人,因為目前中國尚無智能電網的國家標準。該公司2010年計劃全口徑投資2500億元人民幣中,不到10%投入智能電網,主要用于試點示范項目。
資料顯示,《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規劃》在中國首次系統地提出了包括8個專業分支、26個技術領域、92個標準系列的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國家電網智能電網部主任王益民稱,他們希望成為國家標準的起草單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也會考慮各方面的愿望和意見。現在我們做的比較快。他說,預計國家標準也會很快出臺,因標準出臺越晚,今后糾錯的代價就會越大。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我國智能電網發展“路線圖”日漸清晰,這將為相關產業帶來超過1萬億元的巨大商機。不過,智能電網標準的設計本應該就是由國家相關部門進行設計,現在一家電網企業自己發布了其主導編制的技術標準,雖然還未成為國家標準,但以國家電網的實力一旦推行下去,不僅有可能影響國家標準的制定方向,也必將會給其他許多企業尤其是電力相關的民營企業設置了門檻。
同樣,標準還涉及到相關設備供應的問題。目前,國家電網旗下已經有三家設備商,市場已經預期國家電網制定的智能電網技術標準有可能對這三家企業構成“傾向性利好”。很顯然,由電網公司來制定智能電網標準怎么可能會讓自己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