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新北川智能電網建成后,新縣城供電能力將達到6萬千瓦,單位面積負荷約0.85萬千瓦/平方公里,2020年用電量3.53億千瓦時,人均2544千瓦時。作為新縣城的主供電源的110千伏永昌智能變電站將于本月底竣工投運,目前正緊鑼密鼓建設中。該站具備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等特征。建成后將實現無人值班,支持自動控制、狀態監測、智能調節等高級功能。
9月8日上午,國務院研究室工交貿易司司長唐元、工交貿易司處長衛新華,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部主任王益民、智能電網部計劃(綜合)處副處長尚勇,中國電科院電力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助理、博士李強以及國網能源研究院智能電網研究所博士孫強在四川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王平、副總工程師韓曉言及相關部室負責人的陪同下,蒞臨綿陽調研智能電網建設工作。
調研組一行聽取了綿陽電業局局長、黨委副書記林敏的工作匯報,“功能集成化、信息數字化、結構緊湊化、狀態可視化”,是智能變電站的主要特點。唐元與智能變電站的設計者與建設者進行了深入交流。他表示:此次調研,主要是了解智能電網與傳統電網的用電方式、發電調動模式的區別,從中獲取詳實信息,書面匯報國務院的有關領導。匯報會結束后,調研組一行來到在建的110千伏永昌智能變電站視察。在施工現場,調研組一行參觀了場地中整齊擺放的各類設備,仔細詢問相關的技術問題,了解整體工程推進情況。今年7月,四川省電力公司對正在建設的綿陽110千伏永昌變電站提出明確要求,要力爭在9月30日前竣工投產,爭創國網公司的第一個智能變電站。綿陽電業局圍繞變電站的建設目標任務,順排工序、倒排工期,吹響了北川智能變電站建設的沖鋒號。目前,變電站110千伏GIS基礎、主變基礎、主控綜合樓、電纜溝、電容器基礎已基本完工;110千伏GIS、10千伏開關柜正在安裝。110千伏電源線路工程已進入組塔放線階段。
“北川智能電網建設在四川省、乃至全國來看,都是一個亮點工程,它的建設不僅關系著地方的電力供應,還代表著整個國家電網的社會形象,綿陽電業局責任重大,希望你們一定要把好事做好,爭取成為國家的樣板”。唐元殷切寄語綿電人。
“雖然建設時間不長,但我們前期準備很充分,我們一定會在保證絕對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完成建設任務”。林敏的表態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