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智能控制 實現故障自愈
北京公司記錄著這樣一次配網故障:5月4日,萬明路變電站一處開關跳閘。配網自動化系統接到報警后,通過分布在電網各處的信息采集裝置,自動采集比對故障信息參數,鎖定故障區間,并向相關開關發出動作指令,將故障點從電網隔離,把非故障區段負荷倒出,恢復供電。
劉日亮目睹了故障處理的全過程。“系統在故障發生43秒內確定并隔離了故障區段,隨即將非故障段負荷倒出。”他回憶,“整個過程沒有人工參與操作,只用了78秒。”
在科幻電影中,生物體受傷后傷口很快自動愈合的畫面,總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而在“受傷”后,電網能夠自我“診斷”“愈合”,正是智能電網的一個重要特征。
電網具備了及時發現、快速診斷、智能決策隔離故障等功能后,能大大壓縮故障處理流程,有效避免停電或者縮小停電范圍,并且在只需很少人員參與,甚至不需人工參與的情況下,恢復到正常運行狀態。
目前,北京公司具備智能自愈功能的配電網線路已有24條,另有數量可觀的一批開關站、電纜分界室、小區配電室等站點、設備和167條架空混合線路,具備了實時監控、故障判斷、故障區段定位與遠程隔離等自動化功能。一旦發生故障,調度員可以遠程隔離故障并恢復供電。
信息智能共享 可與客戶互動
分布在北京東、西城區的重要客戶數量和等級,在全國獨一無二。這里僅二級以上重要客戶就占全北京的40%。
智能配電網的建設和應用,實現了供電企業與客戶間的互動。北京公司應用自動化系統,把涉及重要客戶的停電計劃、檢修計劃等信息,通過傳真、短信等多種形式第一時間與客戶共享,客戶還可以通過互動平臺進行反饋。劉日亮介紹說,配網自動化系統如果監測到故障信息,就會自動編發短信,或者撥出語音電話,迅速把事故信息通知給客戶,確保客戶及時了解故障的具體原因、故障點,并有針對性地啟動應對預案。
“有了這種互動確實很方便,我們能及時了解供電公司的停電、檢修計劃,方便合理安排工作。”北京一家醫院的工作人員說。
推廣智能標準 打造堅強電網
2010年北京“煤改電”工程與往年有些不同,接受改造的1.1萬戶客戶安裝的都是智能電表。配網自動化系統的“終端”走進了居民家中,智能配電網離市民越來越近。此外,在架空線入地等新開工及改造項目中,北京公司給新裝設備統一配置了自動化信息裝置,以提高電網的智能化水平。
依據需求側分析,北京公司對金融街等地區的26條輸電線路及設施進行改造,使其具備智能自愈功能。“智能電網的探索成果正在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實際工作。”北京公司生技部智能處處長劉慶時說,北京公司在高質量完成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試點項目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現有電網的智能化改造,全面推廣智能電網建設標準。兩年來,北京公司已完成配網自動化系統的信息優化,實現了配網自動化信息的分類分層報警項目。北京東、西城區范圍內,電網結構日趨堅強,也為全面提升電網智能自愈能力提供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