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國《世界日報》3月5日報道,泰國能源部為加強泰國與日本兩國在智能電網方面的相互了解,以促進泰國未來智能電網的發展,增加能源供應穩定性,特別舉辦題為「泰國-日本智能小區工作坊」(Thailand-Japan workshop on smart communtiy in Thailand),由能源部副部長諾坤主持開幕。
據悉,目前已有多個國家開始發展智能電網,全球對智能電網的投資不低于9兆銖,例如中國、日本、韓國等。泰國方面,預計未來對智能電網的投資額將不低于100億銖,因為智能電網有助提高用電效能,消費者可查詢到任何時段、地點的用電數據,利于消費者評估及選擇時段用電,如選在用電量少的時段用電,因為此時段的電費將比用電高峰期的便宜。
智能電網啟用后,將考慮把電費收費體系改為預付系統(Prepaid),如手機通話費的充值方式。目前泰國已在素叻他尼府的帕露島開始實施有關的領航計劃,因為該島位于群島中沒有電源,所以政府選擇在此試點開發替代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Biomass)。當中午風大、陽光充足時,智能電網將自動切換使用風能及太陽能生產的電,晚上就利用生物能來發電。
諾坤表示,為期15年替代能源計劃中,將盡力開發水能、風能及太陽能,上述能源將占替代能源的20.3%。目前已經開發約10%,預計今明年太陽能、風能及生物能將呈現快速增長。
替代能源及能源保護廳長格羅表示,智能電網是讓民眾能參與促進替代能源發展的重要工具,因為智能電網系統能解決替代能源產電不穩定的問題,好比智能電表,指導消費者提高用電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