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相比,去年西北地區成為跨區跨省電力交易增長的“新引擎”;而由于去年來水不足,發電量減少,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跨區跨省電力交易的增長。
此外,跨區跨省輸電能力仍然存在限制,面對今年電力供需緊張的態勢,跨區跨省輸電能力亟待加強。
西北成為跨區跨省電力交易增長“新引擎”
從國家電網公司2011年度電力市場交易信息報告統計的各區域數據來看,西北地區跨區跨省電力交易多項數據大幅度增長,均居國家電網經營區域范圍內增幅之首。
事實上,去年,西北送出電量4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7%,整體交易電量比上 年增加280多億千瓦時,西北五省區電能交易全部實現正增長。
據統計,2011年,西北電網全年跨區跨省交易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接近“十一五”五年間交易電量總和,占國家電力市場“網對網”跨大區交易電量的比例提高到40%。其中,西北電網跨區送華北、華中電網電量達41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9.5%;西北電網跨省交易電量69.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45%,西北跨區跨省交易電量雙雙創出歷史新高。
此外,西北電網調度最高發受電電力達4379萬千瓦,同比增長達20.79%,居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增幅之首。
數據顯示,除跨區跨省電力交易同比出現大幅增長外,西北地區新增裝機容量、用電量增速也快于全國其他地區。其中,用電量增長達21.1%;分省區來看,全國共有3個用電增速超過20%的省區均來自西北,新疆用電量同比增長34.8%,寧夏達到32.5%,青海為20.5%。
水電減發影響跨區跨省輸電增長
2011年,水電發電量6626億千瓦時,比上年降低3.52%,占全部發電量的14.03%,比上年降低2.21個百分點;水電設備利用小時3028小時,比上年下降376小時,是近30年來最低的一年。截至去年12月底,全國重點水電廠可調水量1168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4.2%;蓄能值20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7.2%。
水電發電量的大幅度下降對跨區跨省輸電產生了較大影響。
去年全國平均降水量556.8毫米,為60年來最少,而長江流域降水量是33年來最少的。受此影響,華中送出電量下降15.1%,其中送華東、華北、南方分別下降11.0%、69.6%和12.1%;因全年來水偏枯,三峽上網電量773.23億千瓦時,比上年減少61.03億千瓦時,減少7.32%。
不僅如此,紅水河、瀾滄江流域降水量偏少接近50%,由于來水偏枯,貴州輸出電量下降11.5%,導致南方電網“西電東送”電量下降13.2%。
據統計,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大水電交易電量為1006.68億千瓦時,比2010年減少7.43%,占國家電力市場交易總量的25.2%。二灘水電站來水較2010年偏枯近2成,完成電量143.06億千瓦時,比2010年減少8.84%。
今年電力供需仍偏緊跨區跨省輸電能力亟待加強
去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偏緊,共有24個省級電網相繼缺電,最大電力缺口超過3000萬千瓦,但通過采取跨區跨省電力支援,有效緩解了電力供需矛盾。
然而,跨區跨省輸電也存在一定能力限制,東北、蒙西以及西北地區仍有3000萬千瓦左右的電力無法輸送到華東、華中等電力緊張地區,造成“缺電”與“窩電”并存。
據中電聯預測,今年汛前水電來水偏枯可能性較大,電煤地區性、時段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預計今年全國電力供需仍然總體偏緊,最大電力缺口3000~4000萬千瓦。
國家電網公司在近日召開的2011年度電力市場交易信息發布會上也發出預警,今年電力供需形勢仍不容樂觀,新增跨區輸電容量可能無法在迎峰度夏期間發揮作用。
更為嚴峻的是,在跨區資源配置能力不能完全配套的情況下,今年裝機的地區結構出現的變化,將使東部電力供需形勢更加緊張,預計今年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地區裝機容量分別增長14.5%、7.8%、7.3%和6.4%,東、中部裝機增長分別低于用電量增長3.2和4.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