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蘭州3月7日電(記者 郭頌霞 通訊員 程紅平)3月6日,記者從蘭州供電公司了解到,該公司進一步加快智能小區和智能用電建設進度,2012年將新裝智能電表3萬只,更換7萬只,智能電表安裝覆蓋率力爭超過50%。
據了解,蘭州供電公司管轄用戶55萬戶,截止2011年底,已經完成了20萬戶智能電表的安裝。預計到2013年,將實現全部用戶智能電表的安裝更換任務。
在蘭州市安寧區十里店中和教育世家小區,記者發現以往掛在樓道里的電表計量箱不見了。原來,按照小區樓道亮化工程,樓宇建設之初,每三層之間就設計有一個小間隔,集中安裝著十幾個用戶的電表。
十里店營業站站長崔鑫奎介紹說,該小區2011年9月建成投運,共有用戶856個,全部安裝的是智能電表。小區目前入住率30%左右,月用電量約10萬千瓦時。如果全部入住,用電高峰期間,估計最高用電量能達到20萬千瓦時。
采訪期間,記者聯系物業敲開了小區住戶王馨梅女士的家門,就智能電表的使用情況采訪了王女士。
王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家平時每月用電花費大約50元,過年時用電量比較大,電費120元。對于智能電表,王女士認為用電信息更加透明,平時自己每次給用電卡充值150元,大約能用三個月,比以前方便了不少。
但王女士有個疑惑,感覺安裝了智能電表后,自己家的電費比以前多了不少。
對此,與記者隨行的崔鑫奎給王女士進行了解釋:智能電表與機械電表在大負荷運行時,計量差別細微,但在5瓦以下小負荷運行時,機械電表幾乎不能感應,而智能電表卻能記錄下來。鑒于這種新情況的出現,記者提醒廣大市民,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以前存在的電源板不關、插頭不拔、各種充電器一直插在電源上、電腦電視機總是處于待機,路由器一直開著等這些不好的用電習慣所產生的用電量都會被智能電表記錄,這樣積累下來的電量其實也不小,會造成用戶用電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