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范概算調整、成本控制、物料管理等環節發生問題,提高項目投資效益,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平邑縣供電公司積極與工程管理部門溝通,從預測、控制、分析三個方面加強基建工程的全過程管理。
一、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的組織體系和內控制度。將基建財務融入項目可研審查、概預算編制、工程招投標、重要合同簽訂、設計變更、工程結算以及竣工驗收等工程管理全過程,全面掌握工程建設信息,切實發揮基建財務的的管理監督作用。
二、深化工程項目前期管理。推進項目庫建設,做好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控制工作,針對工程前期費用進行明細分類,涵蓋項目前期費用的各種情況,合理控制前期費用的發生情況,正確歸集前期費用支出。
三、深化工程項目建設期管理。嚴格落實招投標機制,采取“提報資料預審制、重大問題商討制、材料定價公開制、造價審計分析制”的“四制”管理模式,確保各項結算的真實、準確,切實降低工程造價;加強對工程建設過程的監控,推行工程執行概算管理,確保工程項目達到設計要求;加強廢舊物資的監督力度,防止資產流失。
四、嚴格工程資金分析、審批、進度款結算制度,加強工程預付款管理。
五、依托ERP管理信息平臺,實施工程輔助轉資。將資產信息在項目實施整個過程中,最大限度的建立起項目結構和資產之間的關聯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進行以資產為核心的項目WBS架構調整,由系統輔助進行工程項轉為固定資產的工作,從而大大提高資產管理的專業化水平和效率。
六、以加快竣工決算轉資為目標,確保資產真實完整。建立轉資時間進度表,確保及時轉資;積極參與工程驗收工作,監督檢查工程結算的真實完整;及時編制竣工決算報告。
七、建立工程財務稽核和后評估機制。工程完工后,財務資產部會同運維檢修部、基建部、發展建設部等有關部門對工程造價真實合理性、工程資金節約率等進行分析、總結、評價。分析工程資金到位、管理和使用情況,尋找工程資金使用的薄弱環節,持續改進基建財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