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易其稿之后,新《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最終于今年年初,正式執行。其中多數排放指標都有更嚴格的要求。
對比之前的排放標準,新標準被業內人士戲稱“世界最嚴標準”。但這也為火電環保設備供應商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 初現市場爆發
“新《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并沒有對我公司的業績帶來明顯的增長,原因是所有的電廠改造工程都處于觀望狀態,都沒啟動。只有當該標準正式頒布后,才真正感受到業務明顯繁忙起來,主要是電廠改造方案的交流等。” 上海電氣石川島的一位管理人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作為上海電氣旗下的電站環保工程公司,上海電氣石川島主要致力于為用戶提供電站環保產品和服務,為用戶提供脫硫、脫硝的工程總承包。
“從去年年底到現在,電廠脫硝改造工程的招投標工作正式啟動,2012年到現在一個季度左右,已承接了多個脫硝改造工程,這時才真正在業績方面帶來實際的增長。”該工作人員透露。
據Frost & Sullivan咨詢公司的研究報告統計,到2015年末,僅脫硫設備的市場規模約有750億元,而脫硝市場規模至少達到850億元。此外,在電站鍋爐大修過程中,還需對除塵器、脫汞等環保設備進行更新。因此,初步估算下來,“十二五”期間火電站環保設備的總市場會在2000億元的規模。
據業內人士介紹說,我國火電廠脫硫已經做了很多年,目前市場趨于飽和,脫硝從去年剛剛開始。而隨著對PM2.5監測的相關政策推出,煙氣粉塵也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國內很多沿用多年的技術將面臨著淘汰。
山川秀美生態環境工程公司總經理楊漢東告訴本報記者,電除塵是國內沿用幾十年的除塵方式,目前占全國發電容量的90%。這種方法的問題是,運行一兩年之后,除塵效果將越來越差,無法達到目前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排放標準。因此,全國發電行業普遍面臨著舊設備的淘汰,迎來新的袋除塵設備。
“這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楊漢東說,“各個發電企業都在制定計劃,我們接觸到的已經很多了。預計2012年內的業務量將是去年或者前年的兩倍左右。”
山川秀美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專門從事燃煤電廠鍋爐煙氣治理工程,包括袋式除塵器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和技術服務等工程項目總承包。
民企分羹
面對未來巨大的市場,企業的資金實力是決勝關鍵之一,這從最近幾年的資本市場中也能反映。據統計,僅過去兩年就有不少火電環保公司上市,包括龍源電力、永清環保、國電清新、國電科環等分別在國內外的交易所掛牌上市。若估算所有火電環保上市企業的總市值,則超過800億元。
山川秀美生態環境工程公司也一直在為上市作準備。楊漢東希望,“越快越好,爭取最近1~2年內。”
“今后1~2年市場預期當然是很好的,基于我們以往的良好業績,在當前大量項目啟動的前提下,一定會承接到比以往同期更多的訂單。”上海電氣石川島表示。
但據統計,中國將近50%的電力裝機都在五大發電集團下,而五大集團中除了華能,都有自己的脫硫脫硝公司。但大多數公司都認為國企、民營企業都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與五大旗下的企業之間的競爭,并不是市場競爭的主要矛盾,由于我們是電力設備的供應商,也讓我們能夠不受限制地參與各電力公司的項目競爭。我們真正擔心的倒是一些不正規的民營企業盲目地參與進來,造成市場的混亂。”上海電氣石川島表示。
作為民營企業的山川秀美則認為:“行業保護是肯定的,這是中國特色,因為每個發電集團的容量很大,未來2~3年內全部都要改造,這么短的時間無法完成。我們也經歷過,五大發電集團他們的項目在社會上公開招標,是正常的競爭。”
價格戰危機
但大多數環保設備和服務供應商還是存在一些隱憂。
“目前盡管政策唱得響,但企業改建的積極性并不大。”楊漢東說。
“電價趕不上煤價上漲,國家沒有形成一個聯動機制。脫硫國家是有補貼的,脫銷今年也已經出臺,盡管少,但畢竟還有補貼。但是除塵的政策性補貼一點都沒有。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用自己的錢去改造,不增加發電量,只增加社會效益,火電廠本來就是虧損的,設備改造的積極性當然提不起來。”
這一反應是聯動的。
楊漢東擔心,隨之而來的就是市場惡性競爭。“發電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故意壓低報價,還要求高質量,各項指標必須達標,這會導致環保行業形成惡性競爭,最終結果只能是行業越來越萎縮。”
上述上海電氣石川島管理人員也表示,“由于電煤價格過高,不少電廠處于虧損邊緣,因此電廠本身沒有積極性,同時抱著僥幸的心理,不打算正常使用這些環保設施,所以在選擇供應商時,更多地偏重價格因素,不重視產品質量和性能,因此造就了一大批不能正常使用的環保設施,在"十一五"期間的脫硫工程改造中體現得非常突出,造就了一半以上的脫硫裝置達不到性能要求。”
同時,政府監管不力或屈從于地方經濟利益,給電廠偷排甚至不運行提供了機會。“這種現象依然大范圍存在,而環保部每年只點名批評了少數幾家影響惡劣的電廠,威懾力不足,違法成本太低。不僅如此,因市場的準入機制過低,標準不統一,使得參與項目競爭的企業良莠不齊,雖然招投標機制有效地防止腐敗的產生,但由于基本都處于無底價競標,最低價中標成為常態,為這類企業提供了機會。” 該上海電氣石川島管理人員說。
“政府應該盡快出臺一個行業標準。”楊漢東以電力工程監理行業為例,“多大的機組,多大的容量,都有一個最低報價,誰也不能低于這個報價。但是目前袋除塵就沒有,脫硫脫硝也沒有。”
“由于市場的無序競爭,價格水平將越來越差。最大的問題是項目過于集中,而且各電廠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指標,所給的工期都不合理,同時設備供應商的能力也存在大量的缺口,這是當前最大的問題。”這位上海電氣石川島管理人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