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早上7時左右,國網松原供電公司白依拉嘎供電所員工唐東升和王成梁帶著工具離開供電所,按照“灌區種植戶服務檔案”上的內容標注,他們今天要去常家圍子村的王樹賢家幫忙檢修電機井。
十多分鐘后,正在稻田里加固田埂的王樹賢夫婦遠遠看見唐東升他們忙打招呼,“咋這么一大早就來了!吃飯了嗎?”“還沒呢,就是想著你家最近幾天快放水泡地了,提前來看看。”唐東升一邊和王樹賢嘮著家常,一邊對電機井進行檢查。
白依拉嘎鄉位于前郭水稻灌區,稻田面積6000公頃。
為方便灌區種植戶用電,白依拉嘎供電所對種植戶進行詳細摸底,編制“灌區種植戶服務檔案”,有針對性的提供用電服務。
白依拉嘎鄉稻田主要采取自流水灌溉和大型抽水泵站引灌,但由于部分水稻田地勢過高,水無法自流,種植戶只能自己安裝電機井抽水灌田,而王樹賢家就是這種情況。“沒什么毛病,可以正常灌溉了。”唐東升收拾起工具對王樹賢說道。“還麻煩你們跑一趟,不過這回心里就有底了!”王樹賢對著唐東升和王成梁連連道謝。
春耕前夕,白依拉嘎供電所組織員工對轄區內的8個大型泵站用電設備及線路進行了全面檢修,并成立三個檢修小組主動上門幫助像王樹賢這樣的種植戶排查用電隱患,確保順利春灌。
“水稻種植是百姓的‘錢袋子’,用電保障一定得跟的上。”在白依拉嘎供電所,員工們聽的最多的就是所長張小豐的這句口頭禪。而春保庭院育苗,夏保抗旱排澇,秋保脫粒打場,冬保糧米加工也成了所員們最真實的工作寫照。
白依拉嘎鄉憑借水稻產業優勢,吸引眾多糧米加工企業紛紛落戶,目前,該鄉共有27家大型糧米加工廠。在服務糧米加工企業用電方面,白依拉嘎供電所下足功夫,制定 “一攬子”服務計劃,從業擴報裝、現場勘察、裝表接電再到定期上門檢修電力設備皆囊括其中。同時采取“服務顧問制”,設專人包片包廠,定期為糧米加工企業提供《優化用電分析報告》,分析研判企業用電中存在的問題,優化用電方案,降低生產用電成本,幫助企業鎖定用電“最優模式”,為企業不斷擴大生產經營提供電力支持。
“供電所在用電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讓我們生產信心更足。”提起白依拉嘎供電所的服務,振東糧米加工廠的負責人滿口陳贊。
年初,振東糧米加工廠計劃擴大生產規模,白依拉嘎供電所結合企業生產線改造實際,對新增用電情況進行反復評估,幫助企業制定變壓器增容方案,并將用電申請辦理時間縮短至5天。振東糧米加工廠糧食日產量由20噸增至近百噸,實現了由小到大的成功轉變。
提供電力服務的同時,白依拉嘎供電所瞄準企業電工這一群體,定期對電工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專業的電力知識,能及時處理微小電力故障,為企業用電提供“雙保險”。
如今正是播種黃金時期,在灌區,白依拉嘎供電所的員工每天都在不停的忙碌著,他們用真誠、細心的服務保障了灌區的可靠用電,讓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他們用努力踐行了身為國網人職責的同時,也成為了百姓最親的“電幫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