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在氣溫零下5攝氏度的青海省西大灘,由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參與研發的輸電線路巡檢無人機成功完成了海拔4500米的飛行測試,獲得了寶貴的測試數據,為在高海拔地區實施無人機常規巡線奠定了基礎,這也標志著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科技創新向著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邁進。
“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是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長期堅持的科研方針,近年來,該公司著力在“外電入魯”和特高壓、智能電網、交直流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新能源、電力機器人、營銷集約化、信息化等科研創新領域,增強創新舉措,加強科研攻關,取得了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截至目前,該公司共榮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項11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電力進步獎7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獎34項,國家電網公司專利獎1項,山東省科學技術獎59項,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12項,山東省專利獎6項。建成省部級實驗室(中心)7個,擁有專利1228項。
隨著“外電入魯”戰略的實施,山東電網已發展成為高電壓、高自動化、交直流混合的現代化大電網。面對復雜多變的新型電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堅持依靠自主創新提升對電網的支撐保障能力,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在直流輸電、新能源、電網安全穩定等重點領域關鍵技術進行科技攻關,取得了“世界首條±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方法研究”、“‘外電入魯’及山東電網特高壓研究與應用科研成果”、“電網應急指揮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總體技術水平較高、實用性強的優秀成果,有力保障了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山東電力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加快智能電網技術、新能源并網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應用,為用戶帶來更多綠色能源,更多便利服務。作為“智慧山東”重要組成部分的智能電網建設,山東電網加快通信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在輸電、配電等環節的推廣應用,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先后完成44座變電站、2694條配電線路智能化建設改造,累計推廣應用智能電表1156萬只。自主創新建成薛家島智能充換儲放一體化大型示范站,不僅取得了近300項技術和管理上的創新突破,也帶動了山東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發展。2011年11月,能實時監測風電等清潔能源發電場站運行情況的新能源調度技術支持系統通過現場驗收并投入試運行,為風電的并網、消納提供了技術支撐,使山東并網風電容量翻了一番,風電裝機增速一度領先全國。
在抓好電力生產科技創新的同時,山東電力還將科技研發觸角向營銷服務和企業管理延伸。建成了國內最大的省級集中營銷稽查監控系統,實現對全省3570萬客戶海量用電數據的實時在線分析和全過程稽查監控,該系統獲得國家電網公司2010年優秀信息化項目和電力行業“十一五”信息化十大成果獎。在財務集約化管理方面,完成了大型電網企業信息化基礎支撐平臺研究,ERP高級應用、生產等信息系統正式上線,建成了人財物集約化管理信息支撐平臺。此外,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發票智能錄入與驗審功能的發票智能處理系統,先后在7家網省公司推廣應用。借助信息化技術的創新應用,公司實現管理由粗放到集約的轉變。
山東電力構建了優秀科技成果獎勵機制,年年開展科技創新成果評比,激發員工創新活力。設立了山東電力科學技術獎、山東電力專利獎和山東電力技術革新獎、管理創新獎等科技創新獎項。其中,山東電力科學技術獎是面向山東省電力行業的社會力量辦獎,已舉辦八屆。以梯隊培養、層級推進、不斷推優為原則,陸續建成國家電網公司電力機器人技術實驗室、國家電網公司職業衛生防護與檢測實驗室和全國電力行業勞動環境檢測總站實驗室。山東電力檢修公司一線員工高森團隊自主研發的架空線路清障檢測機器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該項目研制過程中,山東電力投入科研資金160萬元,保證了項目順利實施。
“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是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長期堅持的科研方針,近年來,該公司著力在“外電入魯”和特高壓、智能電網、交直流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新能源、電力機器人、營銷集約化、信息化等科研創新領域,增強創新舉措,加強科研攻關,取得了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截至目前,該公司共榮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項11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電力進步獎7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獎34項,國家電網公司專利獎1項,山東省科學技術獎59項,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12項,山東省專利獎6項。建成省部級實驗室(中心)7個,擁有專利1228項。
隨著“外電入魯”戰略的實施,山東電網已發展成為高電壓、高自動化、交直流混合的現代化大電網。面對復雜多變的新型電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堅持依靠自主創新提升對電網的支撐保障能力,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在直流輸電、新能源、電網安全穩定等重點領域關鍵技術進行科技攻關,取得了“世界首條±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方法研究”、“‘外電入魯’及山東電網特高壓研究與應用科研成果”、“電網應急指揮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總體技術水平較高、實用性強的優秀成果,有力保障了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山東電力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加快智能電網技術、新能源并網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應用,為用戶帶來更多綠色能源,更多便利服務。作為“智慧山東”重要組成部分的智能電網建設,山東電網加快通信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在輸電、配電等環節的推廣應用,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先后完成44座變電站、2694條配電線路智能化建設改造,累計推廣應用智能電表1156萬只。自主創新建成薛家島智能充換儲放一體化大型示范站,不僅取得了近300項技術和管理上的創新突破,也帶動了山東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發展。2011年11月,能實時監測風電等清潔能源發電場站運行情況的新能源調度技術支持系統通過現場驗收并投入試運行,為風電的并網、消納提供了技術支撐,使山東并網風電容量翻了一番,風電裝機增速一度領先全國。
在抓好電力生產科技創新的同時,山東電力還將科技研發觸角向營銷服務和企業管理延伸。建成了國內最大的省級集中營銷稽查監控系統,實現對全省3570萬客戶海量用電數據的實時在線分析和全過程稽查監控,該系統獲得國家電網公司2010年優秀信息化項目和電力行業“十一五”信息化十大成果獎。在財務集約化管理方面,完成了大型電網企業信息化基礎支撐平臺研究,ERP高級應用、生產等信息系統正式上線,建成了人財物集約化管理信息支撐平臺。此外,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發票智能錄入與驗審功能的發票智能處理系統,先后在7家網省公司推廣應用。借助信息化技術的創新應用,公司實現管理由粗放到集約的轉變。
山東電力構建了優秀科技成果獎勵機制,年年開展科技創新成果評比,激發員工創新活力。設立了山東電力科學技術獎、山東電力專利獎和山東電力技術革新獎、管理創新獎等科技創新獎項。其中,山東電力科學技術獎是面向山東省電力行業的社會力量辦獎,已舉辦八屆。以梯隊培養、層級推進、不斷推優為原則,陸續建成國家電網公司電力機器人技術實驗室、國家電網公司職業衛生防護與檢測實驗室和全國電力行業勞動環境檢測總站實驗室。山東電力檢修公司一線員工高森團隊自主研發的架空線路清障檢測機器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該項目研制過程中,山東電力投入科研資金160萬元,保證了項目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