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是”垃圾,“吐出”的是綠色電能,垃圾發電產生的余熱則進入相應管道,滿足企業、小區熱能需求。記者昨日獲悉,我市已啟動生活垃圾綜合利用工程,今年下半年
投產試運行,日處理能力將突破千噸,市區生活垃圾將結束直接填埋處理的歷史,并可每年提供上網電量7000萬度。
今年推廣垃圾分類收集
記者在南大街建設銀行附近看到,不斷有市民將整袋垃圾投進垃圾桶,分類垃圾箱“囫圇吞棗”,鮮有市民選擇分類投擲。而散布于市區的普通生活垃圾、餐廚垃圾、電子垃圾最終混裝在一起,由大型垃圾運輸車定時送到簍子山垃圾中轉站,最后送到谷縣垃圾處理站壓縮填埋。“世界上本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農工黨煙臺市委秘書長賀業赤在接受YMG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以集體提案的形式,建議煙臺加快建立一套完整統一的垃圾處理綜合體系,探索建立包裝物強制回收制度,促進包裝物回收再利用。
其實,去年我市就制定下發了《煙臺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方案》,將芝罘區金溝寨小區、萊山區鹿鳴小區確定為首批試點小區。方案中明確,可回收物由具有專業資質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或環衛部門進行分類運輸和回收處理;其他垃圾分別由分類收集壓縮車或分類收集站收集后統一運至生活垃圾處理場處理。
2012年,我市被確定為全省首批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試點城市,試點工作將于今年5月底前完成。城管局表態,在總結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將在全市范圍內積極推廣。
生活垃圾一年能發7000萬度綠色電
讓生活垃圾變廢為寶,我市在生活垃圾綜合利用方面也有新招。從2007年,市政府投資9200萬元建設了日處理能力為400噸的煙臺市生活垃圾綜合濕解一期工程,做到了燃料自給和資源循環利用,使垃圾處理工作實現無害化運行。
2010年7月,市政府決定采用BOT模式,投資4.38億元建設綜合濕解二期工程,采用濕解預處理+焚燒發電工藝,設計日處理能力為1000噸。該工程于2011年3月動工,計劃今年下半年投產試運行。屆時,一、二期工程實現聯動運行,將結束煙臺市區生活垃圾直接填埋處理的歷史。同時,該工程可每年提供上網電量7000萬度,按煙臺近700萬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每年可得10度電。同時回收能源相當于6萬噸標準煤,減排溫室氣體5.4萬噸,能有效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節能減排。
投產試運行,日處理能力將突破千噸,市區生活垃圾將結束直接填埋處理的歷史,并可每年提供上網電量7000萬度。
今年推廣垃圾分類收集
記者在南大街建設銀行附近看到,不斷有市民將整袋垃圾投進垃圾桶,分類垃圾箱“囫圇吞棗”,鮮有市民選擇分類投擲。而散布于市區的普通生活垃圾、餐廚垃圾、電子垃圾最終混裝在一起,由大型垃圾運輸車定時送到簍子山垃圾中轉站,最后送到谷縣垃圾處理站壓縮填埋。“世界上本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農工黨煙臺市委秘書長賀業赤在接受YMG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以集體提案的形式,建議煙臺加快建立一套完整統一的垃圾處理綜合體系,探索建立包裝物強制回收制度,促進包裝物回收再利用。
其實,去年我市就制定下發了《煙臺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方案》,將芝罘區金溝寨小區、萊山區鹿鳴小區確定為首批試點小區。方案中明確,可回收物由具有專業資質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或環衛部門進行分類運輸和回收處理;其他垃圾分別由分類收集壓縮車或分類收集站收集后統一運至生活垃圾處理場處理。
2012年,我市被確定為全省首批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試點城市,試點工作將于今年5月底前完成。城管局表態,在總結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將在全市范圍內積極推廣。
生活垃圾一年能發7000萬度綠色電
讓生活垃圾變廢為寶,我市在生活垃圾綜合利用方面也有新招。從2007年,市政府投資9200萬元建設了日處理能力為400噸的煙臺市生活垃圾綜合濕解一期工程,做到了燃料自給和資源循環利用,使垃圾處理工作實現無害化運行。
2010年7月,市政府決定采用BOT模式,投資4.38億元建設綜合濕解二期工程,采用濕解預處理+焚燒發電工藝,設計日處理能力為1000噸。該工程于2011年3月動工,計劃今年下半年投產試運行。屆時,一、二期工程實現聯動運行,將結束煙臺市區生活垃圾直接填埋處理的歷史。同時,該工程可每年提供上網電量7000萬度,按煙臺近700萬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每年可得10度電。同時回收能源相當于6萬噸標準煤,減排溫室氣體5.4萬噸,能有效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