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量380度,電費226.8元”。9月2日,菏澤市曹縣邵莊鎮(zhèn)邵莊村的村民趙時東拿到了自家8月份的電費單。面對這張幾乎是往年同期3倍多的電費單,趙時東卻十分坦然。以往空調(diào)一開就跳閘的邵莊村今夏不但沒有停過一天電,電壓也十分穩(wěn)定,天熱時趙時東家的空調(diào)幾乎連軸轉(zhuǎn)。“要是缺了電,真難想象這個夏天怎么熬!”趙時東滿意地說。
作為全省電網(wǎng)最薄弱的村莊之一,多年來,邵莊村僅靠一臺100千伏安的變壓器供電,用戶戶均容量僅為290瓦,大大低于全國平均的1000瓦。“以前村里一到用電高峰期就跳閘停電,日常生活受影響,澆地打藥更是保證不了。”該村村支書姬傳軍介紹說。今年,邵莊村獲資8萬元對全村的電力線路進(jìn)行改造,新建了一臺200千伏安配電變壓器,用戶戶均容量增長到建設(shè)前的3.5倍,供電半徑由原來的813米縮短到450米。
“這次改造,邵莊村沒花一分錢。”姬傳軍說,改造費用全部由國家電網(wǎng)山東省電力公司投入。而像邵莊村一樣,今年全省共有2500個村、300萬群眾獲得了來自國網(wǎng)山東省電力公司的“電力援助款”,在今夏告別了低電壓、“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