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發電量大幅增加。2013年燃煤發電量達到3.95萬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73.8%,比2005年增長了93%;發電供熱燃煤接近21億噸,比2005年增長近11億噸。
污染物控制能力顯著提高。2013年火電供電煤耗降至321克/千瓦時,比2005年下降了49克/千瓦時,我國煤電供電煤耗水平世界先進,為污染物控制奠定了良好基礎。截至2013年,全國已投運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7.15億千瓦,占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91%,比2005年提高了75個百分點,比美國高30個百分點;如果加上循環流化床鍋爐的話,幾乎100%具備了脫硫能力。
煙氣脫硝機組容量達到4.3億千瓦,煤電脫硝比例達到55%,比美國高5個百分點,僅2013年建成脫硝容量就接近美國火電脫硝總容量,預計2015年該比例將達到85%以上。所有煤電機組都配置高效除塵設施,除塵設施平均效率由2005年的98.5%上升到2013年的99.65%。
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下降。2013年全國電力行業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降至142萬噸、820萬噸、834萬噸,其中,煙塵、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比2005年下降60.6%、36.9%,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2.2%。
單位千瓦時二氧化硫排放量水平世界先進。煤電單位發電量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排放績效)從2007年就開始低于美國,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3年煤電二氧化硫排放績效降至1.96克/千瓦時,比美國2012年低0.48克/千瓦時。
電力對環境質量影響顯著降低。一是電力各污染物控制技術水平提高,排放總量不斷下降。二是隨著火電結構和布局調整,越來越多的火電廠搬出市區,對城市影響趨小。三是仍留在城市的燃煤電廠污染物控制水平一般高于其他電廠。如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對北京某熱電廠煙塵的測試結果顯示:2011年電廠發電用煤量占全北京市燃煤量的4.13%情況下,PM10年排放量僅占固定源PM10排放量的0.02%,占北京地區PM10總排放量的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