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最西部縣城烏恰縣10千伏托云鄉(xiāng)電力配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新疆2014年電力民生工程建設已經正式啟動,今年國網新疆電力公司將投入20.82億元,為46萬無電人口點亮“長明燈”,實現(xiàn)全疆電網覆蓋范圍內戶戶通電。
看著一根根電線桿從山下的變電站一路“栽”到山上的牧民定居點,烏恰縣托云鄉(xiāng)黨委副書記買買提木沙?依斯塔穆難掩內心的喜悅,“托云鄉(xiāng)位于我國和吉爾吉斯斯坦邊境,是柯爾克孜族聚居區(qū),我們世代生活在大山中,由于不通電,廣大群眾還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落后生活,能看上電視,用上洗衣機、電冰箱,洗個熱水澡是大家長久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就要實現(xiàn)了。”
國網烏恰縣供電公司經理楊昆說,為解決托云鄉(xiāng)的無電問題,今年國網新疆電力公司投入797萬元,在昆侖山間修建變電站、架設電力線路,預計今年4月底可實現(xiàn)通電,托云鄉(xiāng)近3700名無電群眾以及鄉(xiāng)政府、小學將徹底告別無電時代。
國網新疆電力公司副總經理趙青山表示,今年無電地區(qū)通電工程涉及范圍,建設時間緊,施工任務重,我們將集全公司之力,在南疆四個地州打一場攻堅戰(zhàn),確保在9月20日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務,讓46萬無電人口亮亮堂堂迎接國慶65周年。
從2010年開始,自治區(qū)連續(xù)五年把解決無電人口生產生活用電問題列入“民生建設年”重點建設項目,截至2013年底,國網新疆電力公司投資23.55億元,建設無電項目204個,使哈密、阿勒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7個地州17個無電鄉(xiāng)、264個無電村、13.78萬戶、52.15萬無電人口告別了蠟燭和柴油發(fā)電機,用上了國家電網的“長明燈”,進入了電氣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