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7月3日電 今年4月30日,湖南省湘潭市規劃局在網上公示《湘潭固體廢物綜合處置中心修建性詳細規劃》,該項目主要內容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公示發出后受到許多市民的質疑。短時間內該垃圾焚燒廠的選址、環境評估等問題成為了網絡上熱議的焦點。
法學教授:或存諸多法律漏洞
據現場查看,該垃圾焚燒廠坐落于湘潭大學與湖南科技大學附近,兩所高校的教師與學生成為了對該項目的主要質疑者。“同學們都很反對在學校附近建垃圾焚燒廠,記得去年有一天湘潭的空氣污染指數排名竟然是全國第一。”湖南科技大學的周同學說道。
湘潭大學法學教授倪洪濤在公示發出后不久也發表文章提出質疑。7月1日,我們通過電子郵件與正在美國學習的倪教授取得聯系,倪教授稱:“該垃圾焚燒項目在土地審批、規劃、環評以及建設程序諸多方面涉嫌違法,政府方與資本方對民眾閃爍其詞,更加重了社會的疑慮。”
倪教授在來信中提出政府方和資本方存在諸多法律漏洞。其中,垃圾處理沒有統一規劃建設、接近文化區、在群眾普遍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合同、占用大面積良田且審批手續不全、BOT年限太長不具科學性前瞻性、沒有強制垃圾分類制度等是他較為關注的問題。
據悉,獲得2013年中國法制人物的綠色瀟湘部分會員就該項目向相關部門申請信息公開未果。“我們還是堅持一貫的理性表達訴求、合法維權的方式,必要時不排除以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維護公益。”倪教授表示。
湘潭市環保局: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大部分市民則從環保的角度對垃圾焚燒廠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國內垃圾焚燒廠污染環境損害居民健康的報道不斷見諸媒體。我們有理由相信,垃圾焚燒廠將對周邊兩公里內的敏感目標造成持續的嚴重危害。”湘潭市民彭女士在投訴信中寫道。
針對市民投訴,湘潭市環保局投訴受理中心稱,該項目選址于九華示范區規范的工業用地區,不屬于湘潭市建成區范圍內,距離科大2.6公里以上,距離湘大6公里以上,項目周邊均屬工業園區的范圍,本項目距離最近的居民也在800米以外,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防護距離不得小于300米的要求。
而對于市民普遍關心的項目位于城市上風向的問題,受理中心表示,在定性描述的同時,還要進行定量分析,因為任何城市、任何項目均存在上風向問題和不同距離范圍內有環境敏感目標問題,因此,一方面要看防護距離是否能達到規定要求;另一方面是要通過環評的計算,看項目建成后,是否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這是項目環保審批的最基本要素。
7月2日,我們來到湘潭市環保局,希望查看相關環評文件。但工作人員表示該項目于2012年經湖南省環保廳審批,湘潭市環保局沒有公開該信息的職權。
湘潭市人民政府:不具備法定條件的決不允許開工
7月2日,我們專程前往湘潭市委市政府了解此事的最新進展,但湘潭市委宣傳部婉拒了采訪,新聞科一位張科長表示若有最新情況將主動通過新聞媒體向公眾發布。
據湘潭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于5月23日發布的《情況通報》顯示:市人民政府職能部門將嚴格依法依規依程序把好項目審查關,項目不具備開工建設的法定條件決不允許投資建設方開工。目前,已對該項目采取了強制停工措施,查封了塔吊等施工機械。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現在已經停工了,一個多月以來暫時沒什么新情況。”
隨后,我們來到位于長株潭兩型社會示范區“湘潭九華示范工業園”內的湖南靜脈產業園,查看垃圾焚燒廠施工現場。該地主要為工廠和企業的聚集區,當被問及對附近興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看法時,在附近上班的黃先生說:“無所謂,一定要建也沒有辦法。”
項目工作人員拒絕我們進入園內,并對提問不予回答。但根據觀察我們發現雖然工地暫無大規模施工,也并未發現塔吊等大型設施,但不時有渣土車等工程車輛在運送物品。(實習生 沈照宇 劉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