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12月24日電 “現在村里的變壓器換大的了,電線換粗了,今年我家子女回家過年,再也不用擔心空調、電磁爐不能用了…”12月23日,在淀水街道古文村配變臺區低壓線路架設施工現場,村民王大媽看到國網彭水縣供電公司施工人員有條不紊地架設低壓線路的場景,喜笑顏開地說道。
據了解,隨著新農村建設不斷發展,農村家用電器全面普及,農村用電負荷日益增長,由于淀水街道古文村和桂花村人口眾多,居住分散,供電線路半徑較長,導線橫截面積小,尤其是春節等用電高峰期間,常常出現低電壓現象。為了切實解決低電壓問題,該公司高度重視,把這兩個村納入低電壓整治重點項目之一,提前制定低電壓改造方案,投入資金32.5萬元,新建、改造0.4千伏低壓線路4.55公里。加快推進農村低電壓整治工程,施工人員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加班加點、冒嚴寒,抓質量,搶進度,倒排工期,力爭在春節前全面完成該片區低電壓改造任務,確保返鄉農民工用上放心電。
“現在低壓線路整改后,古文村和桂花村的導線由原來50平方毫米,更換為現在的95平方毫米架空絕緣導線;電能質量好了,農村居民用電有保障了。”在古文村施工現場工作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為了確保返鄉農民工在迎峰度冬和春節期間用上舒心電,該公司加強對農村配電臺區低電壓整治工作,要求各供電所加強對轄區內臺變負荷檢測,對發現的低電壓問題,采取增容變壓器、轉移負荷、線路升級改造等方式,切實解決低電壓問題,進一步優化電網結構,改善電能質量,提高供電可靠性,為返鄉農民工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電力服務。(彭國威 通訊員 曾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