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農村表后故障維修難
與以往用電問題找電力部門不同的是,國家開展農電體制改革后,實行了城鄉“同網同價”的同時,也改變了以前“村電工服務到燈頭”的模式,供電企業和居民用戶以電能表接線下樁頭(出線側)為產權分界點,這也意味著頻繁跳閘等屬于表后服務的問題需由用戶自行承擔維護責任。
在市區,不少市民遇到表后服務的問題會撥打96345請師傅上門查看,然而在農村地區,由于農村住戶分散、需求量有限等實際情況,電力表后服務尚未形成一個成熟的市場,96345等市場化運作模式難以延伸。
由于農村地區缺乏表后服務,加上農村居民安全用電意識淡薄,為圖方便私拉亂接、無資質作業、家庭用電保護器停運或失效等問題比較普遍,給農村安全用電埋下隱患。
表后用電設施發生故障后,在找不到人處理的情況下,加上對于電力產權界限的模糊認識,農村居民經常會尋求電力部門的幫助。國網嘉興供電公司王店供電所所長盧亞軍告訴記者,每到夏季用電高峰,除了日常對于公用設施的維護,同時也會接到大量來自居民的表后搶修求助電話,去年夏天有60%至70%是屬于表后服務。
盡管值班搶修人員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大多會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和處置,但這樣無疑增加了搶修壓力,尤其是在電網搶修任務繁重的時候,頻繁的農村居民表后報修給電網搶修帶來很大的干擾和影響。盧亞軍介紹,“我們每天會排2至3班搶修力量,表后服務這塊搶修量大事情小,前往農村地區搶修大部分時間花在路上,對正常電力服務造成了影響。”
改變:
各鎮將設農村電工服務隊
為填補農村表后服務的空白,由民政局牽頭培育孵化,嘉興市光明電力服務中心作為社會組織專業從事農村電力表后服務工作,由該社會組織招募服務人員、建立服務網絡,政府購買服務方案,國網嘉興供電公司對該組織建設提供專業支持,并對招募到的不具備資質人員進行培訓。
嘉興市光明電力服務中心負責人杭嘉生告訴記者,此次首先在王店鎮成立服務隊,共有25名志愿者,他們都擁有電工證書,基本實現了王店23個村莊全覆蓋。今后將在各鎮設立農村電工服務隊,為本區域內的農村居民提供表后電力公益服務,“表后故障應急修復以志愿公益服務的形式,免費上門,有償服務,材料費按實收取,人工費按照不高于市場價原則協商收取。”
服務的內容包括:農村居民家用剩余電流保護器故障的檢查和調換;農村居民用電設備開關、熔斷器的修理和更換;農村居民室內線路故障的排查和處理;農村居民安全用電、合理用電的指導和檢查;主動為殘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提供愛心服務;以及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志愿者提供的其他相關服務。
據悉,嘉興市光明電力服務中心今后將納入96345平臺,有表后服務需求的農村居民可以撥打96345進行轉接,或者撥打當地區域服務熱線。來源:嘉興在線—南湖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