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和發祥地,是連接臺灣海峽東西岸的重要通道,是太平洋西岸航線南北通衢的必經之地。當前,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引領下,福建再次揚帆起航,肩負更重使命,駛向更高目標,全力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為此,福建省電力公司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加快電網建設,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海上絲綢之路添彩。
近半電量來自清潔能源
生態環境建設是福建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點領域之一。福建3700多公里的海岸線,從東到南,清潔能源重大項目相繼落地,戰略布局落子如飛。可以說,一道綠色能源鏈,已然成為助推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強勁動力源。
福建電力站在服務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高度,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能源資源可持續利用,優化能源配置,堅持向社會提供清潔、高效、便捷的電能。
據了解,福建水力資源較豐富,全省擁有各型水力發電站約6000座。同時,福建地處東南沿海,臺灣海峽的“狹管效應”賦予了福建得天獨厚的風力發電條件。此外,核電也是福建清潔能源大軍的中堅力量。
截至2014年,福建省水電、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2168.49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容量的48.74%,占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7.6個百分點。這意味著福建省每使用2度電就有近1度電是來自清潔能源發電。
為全力支持風電、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發展,福建電力加快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努力發揮電網的能源配置平臺作用。2014年12月26日,1000千伏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投運后,進一步加強了福建與全國大電網的聯絡,使福建電網近期送受電能力達到680萬千瓦,極大提高了資源優化配置、消納清潔能源、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并緩解了福建電網的調峰矛盾。500千伏超高壓沿海二通道全面投運后,福建省內北電南送輸電能力也將增加到690萬千瓦。
同時,福建電力注重加強清潔能源優化調度,挖掘系統調峰能力,在日常發電計劃編制和實際調度過程中,制定了優先安排清潔能源發電的原則,全力提升清潔能源的消納水平。
據福建電力調控中心副主任曉輝介紹,預計到2020年,福建清潔能源裝機比例將大幅提高,核電裝機容量將由2014年的326.7萬千瓦增長到1000萬千瓦,增長率達206%;風電由159.35萬千瓦增長到500萬千瓦,增長率達214%;光伏及生物質能發電由8.16萬千瓦增長到100萬千瓦,增長率達1126%。
電力助陣外資落戶平潭
平潭島是國務院批準建設的臺灣海峽兩岸合作先行先試的綜合實驗示范區。福建在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時,將進一步發揮平潭綜合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深化閩臺經貿合作,吸引臺資企業借道福建拓展東盟出口市場。
截至2015年2月底,在平潭國稅局登記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達342戶。
今年,福建電力將不斷深化臺商服務,為臺商企業量身定制“四全”供電服務“套餐”,即全程便捷服務,為客戶新裝、增容等開通綠色通道,優化業擴流程,提供客戶經理“一對一”服務;全力保障用電,為客戶提供用電設備“健康體檢”、免費培訓電工、檢修停電協商等服務;全面節約成本,為客戶提供生產用電運行情況分析和技術指導,節約用電開支;全新顧問服務,為客戶用電提供能效管理、科學用電、安全用電等技術咨詢,提供最新電力政策、動態。
電力保障石湖蟬聯五強
4月21日,在春日陽光的照耀下,福建石獅石湖港區現代化作業的碼頭橋吊與藍天碧海相映生輝。這個東南亞最大的石材集散地一派繁忙,堆滿了一排排來自世界各地的大理石。石湖港是國家一類口岸、10萬噸級港口,也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已連續多年蟬聯中國內貿港口集裝箱碼頭前五強,有望于2020年實現貨物吞吐量超億噸。
“港口能發展到這等規模,供電企業功不可沒。”中遠集團泉州太平洋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德海這樣評價。石獅市石農村書記郭勝利對此也頗有同感:“以前村民靠捕撈和養殖營生,現在村里的青壯年都基本轉行做海運和港口服務。要不是十幾年來供電企業給我們‘持續充電’,我們可能還只是一個小漁村,沒法重振石湖港昔日的榮耀。”
為助力石湖港區建設,2014年,福建電力為石湖港和石湖工業園區專門規劃建設了石湖變電站。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倒排進度,加強安全管理,確保了變電站在2015年春節前投運,為港區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電力支撐。
此外,2014年,在福建電力的支持下,石湖港投入資金實施“油改電”,將全部起重機由傳統的柴油發動機改為用電機作業。“效益非常可觀!經測算,‘油改電’項目一年能節省約1180萬元。”徐德海表示,改用電后,吊裝單箱能耗下降40%以上,運行成本節省70%以上,每年可節約2250多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5000多噸。來源:《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