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已經召開全市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內容。這標志著《綱要》確已下發至各省市,近期將公布全文。
延伸閱讀:新電改提速 發改委加碼電網成本監管
在國家將京津冀協同一體化發展納入重大戰略的大背景下,與電力發展密切相關的產業結構、城市空間布局、環境生態空間等都將有非常大的優化和調整,京津冀電力發展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直以來,京津冀地區長期呈現電力供應偏緊局面。隨著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逐步推進,環首都經濟圈的快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仍將不斷增長。在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前提下,要保證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成為必然選擇。
京津冀地區(華北電網)一次能源分布與電力負荷分布存在較大的不平衡性。東部的京津冀魯地區經濟發展較快,是華北電網的負荷中心,西部的山西、蒙西地區的煤炭資源較為豐富,是華北電網的重要送端。
作為華北電網的重要受端,京津冀電網還擔負著保證首都安全供電的責任,是電力工作的重心所在。同時,規劃逐步關停和淘汰電網中的落后小容量火電機組,積極發展大容量、高效益、環保、節水的燃煤機組,根據各地供熱需要規劃建設一定規模的熱電聯產、熱電冷聯、燃機等項目,適當規劃一定容量的抽水蓄能機組。根據地區資源優勢,加快京津冀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等新能源規劃項目,降低華北電網電源裝機中煤電所占的比例。
在電網規劃方面,根據適度超前、分層分區、相對獨立的多通道分散落點送電的原則,以保首都電網安全供電為中心,按照“首都供電安全依靠京津及冀北電網、京津及冀北電網供電安全依靠華北電網”的規劃思路,加強京津冀電網主網架結構,增強主網架安全穩定能力、消納區外來電的能力以及抗擊嚴重自然災害的能力,統一規劃、遠近結合、分步實施,形成網架結構簡明、層次清晰、安全可靠、運行靈活、經濟高效的電網。
目前,京津冀地區已經建成電源裝機約7300萬千瓦,形成了堅強的500千伏大環網結構,北京、天津電網各自形成500千伏環網,并和冀北電網共同形成了京津唐環網結構,河北南部電網500千伏“日”字形網架結構初步成形,通過10個通道接受外來電力約2900萬千瓦,有力地保證了電力的安全可靠供應。
然而,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提速,以及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不可避免的將帶來能源政策、產業結構、人口分布、環境生態等新的調整和情況。如在用電量增長方面,預計 “十三五”期間京津冀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約降低為4.2%。在大氣污染防治的壓力下,國務院提出京津冀區域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除熱電聯產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新的情況下,國家將對京津冀的電力供應、電源建設等規劃進行統一的、適當的調整。就產業布局來說,河北電網尤其是河北南網需要進一步加強。今后京津冀一體化電網建設主要依托外來通道,做好電力接納,并完善主網架。隨著電力負荷發展,建設一些輸變電工程,以提高供電能力和可靠性。
積極應對各種變化,加大電力供應總量設計,進一步加大從外省向京津冀地區的送電力度,主要加大對津冀兩地尤其是河北地區的電力供應,加大發展分布式新能源等清潔能源。
立足于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國家重大戰略背景,必須考慮產業及人口轉移、環境問題等因素,明確電源建設方案、受電落點和受電方式,梳理并適當加強京津冀電網和外部電網的聯系,高效接納外來電力。
目前,京津冀地區已核準的火電裝機規模合計約1600萬千瓦,且多為氣電,規模達940萬千瓦,在風電、光伏資源較好的張家口、承德等地區也正在有序開發新能源發電。
在今后統一規劃發展中,京津冀地區將進一步加大受電比例,綠色發電比重將進一步提高,并積極采用新技術,提高電網輸電、配電能力,發展智能電網、微電網、電動汽車等。來源:北極星配售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