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安徽合肥500千伏眾興線順利啟動送電,標志著500千伏長臨河智能變電站工程全面投產運行。這是合肥電網第三座500千伏變電站,投運后將優化合肥主網網架結構,增強合肥南部供電能力和可靠性,為迎峰度夏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政企合力 構建協同機制
“供電安全責任重大,各區、縣主要負責人要積極了解電網建設項目的進展情況,主動服務,落實好屬地范圍內的電網建設項目。”3月19日,在合肥市2015年電網規劃建設對接會上,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對合肥供電公司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做出的不懈努力表示感謝,同時對支持電網發展工作提出了要求。
今年以來,合肥市快速推進“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發展戰略,突飛猛進的經濟發展帶來用電需求激增。合肥供電公司及時把握地方經濟發展脈搏,主動融入城市發展“快車道”,有效銜接電網規劃與地方發展,構建電網發展與城市發展的和諧統一。
該公司成立規劃委員會,圍繞城市發展,滾動修編電網發展規劃。加速電網前期規劃,啟動“十三五”電網規劃編制,制定濱湖新區專項規劃。加強中低壓電網規劃精細化管理,優化增加電網項目儲備,統籌推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建立電網規劃上門服務機制,圍繞市政府確立的年度重點項目建設計劃,主動對接區、縣政府和園區管委會,定期上門走訪,幫助地方政府規劃電網建設,共同研究確定項目用電等事宜,全方位提升重大項目服務水平和質量。
合肥市政府也把電網建設擺在優先發展位置,大力支持和服務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全力推進電力建設合作的長效機制,在建設中簡化審批程序,優化施工環境,定期召開電網建設協調會,對重點工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落實責任單位,限期予以解決。各區、縣政府與供電公司建立項目建設信息溝通常態機制,對電網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市政道路同步建設、高壓走廊內房屋拆遷、園林樹木遷移等具體問題統籌調度,確保各項重點工程能夠順利推進。
全力以赴 加大建設力度
1月6日,220千伏翰林變電站啟動送電;4月28日,110千伏海關路變電站啟動送電;5月21日,500千伏長臨河變電站啟動送電……今年上半年,合肥電網有5座大型變電站投入運行。此外,還有6個110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項目陸續開工建設。
500千伏長臨河輸變電工程總投資10.8億元,是安徽電網迄今投資規模最大的500千伏輸變電工程,也是合肥電網今年迎峰度夏的“一號工程”。為保障該工程按時完成,合肥供電公司積極推進相關生產準備工作,協調處理相關業務,組織人員定點服務,掌握情況,解決問題。相關部門積極與各級政府溝通,在工程建設期間,全力配合做好現場勘察界定、征林占地補償、房屋拆遷、停送電等多項屬地協調工作,確保工程建設任務超前完成,有效提高夏季供電保障能力。
目前,分布式電源、微電網、電動汽車等快速發展,用電需求多樣性日益提升,對配電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肥供電公司積極搭建“大配網”體系,推行配網規劃、可研、設計、建設一體化管理。加快中心城區配電網建設改造,著力解決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供電“卡脖子”等方面的問題,不斷完善“手拉手”供電或雙電源供電措施。市區一環以內率先建成技術領先、結構優化、布局合理、高效靈活的現代配電網。
加快推進智能電網項目。濱湖新區智能電網綜合建設工程作為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綜合建設工程之一,包含清潔能源接入與儲能系統、物聯網綜合應用、輸變電狀態監控、配網生產搶修指揮平臺等10個子項工程,涵蓋智能電網發、輸、變、配、調、用6大環節。項目建設將智能電網建設理念與城市區域定位相結合,體現了智能電網與城市的和諧發展,全面提高了濱湖新區配電網供電能力。
強化管理 確保安全有序
堅強電網是迎戰風雨最可靠的支撐。合肥供電公司將迎峰度夏重點工程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采取超常規措施,積極推進主配網工程建設和改造進度,對所有工程實行倒排工期、節點控制,加大施工協調力度,確保工程早完工、早送電。
面對工程項目多,投產任務重,時間要求緊的實際,在工程建設提速的同時,合肥供電公司注重工程質量標準的提高。強化施工過程控制,落實監理、業主、施工現場質量管理責任,注重質量培訓和管理經驗交流,工程管理、質量、安全等各項指標水平均有明顯提升。
為進一步強化對迎峰度夏工程的安全質量管控,該公司從現場風險管控入手,突出抓好安全措施、防范措施、監督管理和技術落實。加強對迎峰度夏工程現場危險點、危險源的分析、辨識,建立起分層次、分專業的風險控制措施。為加快工程建設,該公司實施年度里程碑計劃、月度計劃和周計劃“三級計劃管理”,強化工程計劃的剛性管理和實時控制。
截至7月上旬,合肥供電公司今年迎峰度夏工程已全面完工。7月11~12日,今年第9號臺風“燦鴻”給合肥市帶來了大風藍色預警和短時強暴雨天氣。合肥電網在風雨中安然無恙,主網運行正常,未發生一起跳閘事件。 來源:北極星配售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