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一對來自俄羅斯的母女來到內蒙古滿洲里互貿區供電營業廳辦理業務,營業廳窗口人員用流利的俄語為她們做服務介紹。在辦理完業務后,母女倆伸出了大拇指稱贊。
提供優質供電,服務進出口貿易
8月19日,在滿洲里市最大的果蔬加工出口供應商——滿洲里誠林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院內,一輛來自俄羅斯的貨車正在裝運中國產的水晶梨,這輛貨車將裝載25噸果蔬,從滿洲里口岸出關,運往俄羅斯烏蘭烏德市銷售。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亞及歐洲家庭對中國高品質果蔬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進一步拓展俄羅斯果蔬出口業務,我們計劃擴大經營規模,使貨物在口岸停留時間大幅縮短。”誠林公司物業經理周德富介紹說,誠林公司計劃發展至600多間庫房、100臺壓縮機的規模,其中計劃建造100間冷庫。
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誠林公司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對此,周德富一點也不擔心:“一到入果用電高峰期,供電員工都會提前對線路進行檢修。新廠區投產后,還將接入雙電源,到時用電就沒問題了!”
為了確保冷庫企業用上放心電,滿洲里市供電公司通過上門走訪,及時檢查線路、設備,了解企業的生產用電情況和需求,多措并舉,力保冷庫“冰力十足”。
滿洲里口岸是我國最大的沿邊陸路口岸,共有航口、公路和鐵路3個口岸,2014年進出口貨物共3010萬噸。
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滿洲里口岸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周邊地區也正在依托口岸優勢,陸續建設進出口產業園區。其中,最為重要的工程是滿洲里公路口岸國際貿易物流綜合園區。“園區計劃今年年底投產,投產后滿洲里公路口岸年均果蔬出口量將從50萬噸提升到70萬噸,年均銷售額將遞增40%。”滿洲里市口岸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文閣介紹說,該園區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集跨國貿易展示、交易、采購、聯檢等服務為一體的物流貿易綜合園區。滿洲里市供電公司正在新建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專門為口岸及周邊產業園區供電。
每年的6月至9月,是滿洲里的旅游高峰期,同時會舉辦許多大型國際活動。為此,滿洲里市供電公司特別申請資金,對滿洲里市大多數不具備雙電源或自備發電機的重要場所進行了雙電源改造。
目前,滿洲里市供電公司正在積極推動配網自動化系統建設,計劃使市區內23條配電線路實現完全自動化。據悉,配網自動化系統能夠自動隔離故障,判斷故障區域,實現故障區域負荷轉供,從而大幅縮短搶修停電時間,確保滿洲里市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滿洲里承擔著中俄貿易60%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外來人口中俄羅斯人居多。對此,國網蒙東電力堅持優質服務無國界的原則,根據不同的客戶人群,推行俄語、蒙語、英語、手語、禮貌用語的“五語”服務,掃除優質服務的“盲區”,促進優質服務水平再提升。
發展特高壓,推動電網互聯互通
為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并積極開展與俄羅斯等周邊國家的電力能源合作,加快推進有關特高壓聯網工程的規劃、前期和建設工作。計劃于2025年基本實現與周邊國家電網的互聯互通,建成連接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負荷中心的能源大通道。
全球能源互聯網將有力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在經濟、貿易、文化等多領域的深化合作,拉動經濟增長,帶動產業升級,實現各方共贏。跨越“三北”,接壤俄羅斯、蒙古兩國的內蒙古自治區,正積極對接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提出要將內蒙古建成“充滿活力的沿邊開發開放經濟帶”,創新同俄羅斯和蒙古的合作機制,推進“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內蒙古煤炭、風能、光能蘊藏量豐富,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蒙東電網將在全國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高壓電網是優化能源結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加快內蒙古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建設,是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電網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推動能源革命和清潔、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網蒙東電力充分認識到特高壓建設的重要性,積極開展特高壓工程在內蒙古境內的前期手續辦理及屬地協調任務,并承擔著直流線路工程內蒙段建設管理工作,全力推動特高壓建設。據了解,除目前已開工建設1000千伏錫盟—山東濟南交流工程和1000千伏蒙西—天津南交流工程,內蒙古境內今年還將開工建設±800千伏錫盟—江蘇泰州、上海廟—山東臨沂、蒙西—湖北武漢直流工程和1000千伏蒙西—湖南長沙交流工程。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將建成以內蒙古為起點的7條特高壓交流和5條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2020年外送能力將達7000萬千瓦。規劃國際互聯工程中的俄羅斯—霸州、蒙古—天津特高壓工程也將穿越內蒙古地區。
一系列特高壓工程建成投運后,內蒙古特高壓電網將成為全國特高壓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強交強直”的堅強送端電網,進一步做強清潔能源輸出基地;與俄羅斯、蒙古電網形成能源互聯,對于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具有重要的意義。 來源:國家電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