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網掌控未來能源的趨勢,微電網將結合“互聯網+”占據能源領域新風向標,新能源微電網是電網配售側向社會主體放開的一種具體方式,符合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可為新能源創造巨大發展空間。

微電網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電力系統,由電源、儲能、負荷和控制系統等組成。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與大電網不同的是,微電網采用的電源一般都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當前條件下,能源互聯網雖被推上風口,但實現能源互聯網還需要走很長的路,還有許多實際問題需要解決,能源互聯網的理論體系、技術體系,標準體系和產業鏈還沒有真正地形成。 開發和延伸微電網能夠充分促進分布式電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實現對負荷多種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給,是實現主動式配電網的一種有效方式,是傳統電網向智能電網過渡。
近日,首屆泰山論壇在山東省泰安市召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透露,國家能源局正通過三項工作推動新能源微電網發展。一是啟動新能源微電網的示范項目建設;二是完善新能源微電網規劃和標準體系;三是研究出臺支持新能源微電網的政策。
本屆泰山論壇發起全國新能源微電網產業聯盟倡議,發展分布式能源特別是新能源微電網是改善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重要方式,實現分布式的多能源互補,解決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能夠最大化接納分布式電源,提高能效,對推進節能減排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來源:北極星電力會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