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面對光伏產業持續低迷態勢,我市明確提出昂起招商引資“龍頭”,制定“前端不行后端補、生產不行應用補”的招商思路,以加快光伏發電應用優化光伏產業結構,全市光伏應用產業呈爆發式增長態勢。
目前,我市光伏發電應用示范項目獲批量、財政補助資金額及示范項目建設成果均走在全省前列,已并網發電的光伏項目107兆瓦,占全省的33.4%。
規劃“聯片”:第一批共推出78個項目
我市率先在全省啟動全市光伏發電應用規劃,編制《新余市光伏發電應用規劃(2015-2017年)》,進一步明確全市光伏發電站的布局和建設地點,在全市16個鄉鎮和高新區區域聯片推出第一批78個項目,擬建規模近1500兆瓦、總投資額達142億元。這種大規模廣區域覆蓋地推出項目,在全省尚屬首創。
據介紹,以前需要企業跑的事情,政府都已提前統一規劃好,企業直接投資就行。同時規劃還將解決現在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比如:并網難的問題,有規劃以后,供電部門就可以提前規劃好配套電網的建設和變電站的改造;土地落實難、屋頂落實難的問題,也可在編制規劃的過程中統一協調解決。
部門“聯動” :探索光伏發電應用新模式
我市成立涵蓋國土、規劃、林業、供電等部門的光伏應用領導機構,給社會投資者在規劃選址、環境評價、價格管理等環節提供完善的對接服務。
在項目布點方面。依托專業機構技術支撐,對全市可用于建設光伏電站的廢棄礦山、尾礦庫、大型水面情況進行重點摸底排查,將可開發利用的項目落實到具體山頭、地塊、屋頂。
在用地問題方面。我市探索出一套農(林)、漁光互補的光伏發電應用新模式;積極推廣土地租賃方式,因地制宜利用廢棄土地、荒山荒坡、農業大棚、灘涂、魚塘、湖泊等就地消納建設光伏電站;鼓勵分布式光伏發電跟農戶扶貧、新農村建設、農業設施相結合。
在項目審批方面。對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取消環評、能評、土地、規劃等手續,項目建成后組織驗收和審核,除國家及省有關部門另有政策規定的,不再安排其它審批程序。
項目“聯強”:100余家投資商不請自來
我市依托光伏產業規劃優勢,引進一批行業巨頭。今年,我市挑選出47座光伏電站列入2015年度首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吸引100余家投資商主動蒞余考察洽談,中電投、大唐、保利、天合、茂碩、方大等央企和上市公司以及行業巨頭紛至沓來。
6月份,中電投、科陸電子和茂碩分別投資3億元、7億元和15億元的3個光伏發電項目落戶我市。目前,還有在建發電項目293兆瓦;已基本落實前期工作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475兆瓦;已落實項目投資主體正在開展具體前期工作的項目664兆瓦,累計1539兆瓦。投資意愿強烈正在接洽的光伏電站項目至少1000兆瓦。
今后我市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還會更多地進入民用領域。光伏應用產業發展必將在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轉型、大眾創業就業等多方面對我市產生積極影響。 來源: 新余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