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通過電力市場直接交易平臺成功組織完成了2015年電力直接交易工作,京東方、銅陵有色、海螺水泥、江淮汽車、皖維高新等76家電力用戶和皖能、神皖、中電投、華電等20家發電企業通過交易平臺達成交易電量178億千瓦時,其中雙邊和集中交易分別成交電量152、26億千瓦時,平均降價幅度為3.5分/千瓦時,相應減少電力用戶用電成本6.2億元。
記者從省能源局獲悉,今年以來,我省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支持和鼓勵大用戶開展電力直接交易,交易規模由去年全社會用電量的3%擴大到11%,進一步降低了企業運行成本,電力市場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果。
電力直接交易工作是電力領域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電廠和購電用戶之間通過直接交易的形式協定購電量和購電價格,委托電網企業將協議電量由電廠輸配到購電用戶,并支付電網企業所承擔的輸配服務費用。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放開用戶電力采購和發電企業電力銷售的自主權,完善電價形成機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省在電力領域改革過程中,一方面進一步完善了電力直接交易的市場準入條件,電壓等級由原來的110千伏放寬到35千伏以上,為擴大電力用戶的參與面,調動發電企業的積極性,進一步推進電力直接交易工作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秉承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市場主體自愿申報參與電力直接交易,自主洽談交易對象、電價和電量。此外,還鼓勵高新技術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及能效標桿企業參與,高新技術企業成交電量占直接交易電量的50%,支持節能環保機組通過直接交易多發電,60萬千瓦及以上發電機組成交電量占70%,有效促進了全省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 來源: 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