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12月21日消息,與此不同,被歸為商業類國有企業的五大發電集團則是重點推進區域子公司和基層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在新成立發電、售電、配電公司時發展混合所有制。分析人士認為,混改中,國有資本將占控股地位,而電力設備企業則預計不設限。
在國家發改委電力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上,國網提出了抽水蓄能電站、儲能裝置、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分布式電源接網工程等四類電網項目中引入社會投資的方案建議。此外,還將重組整合公司上市資源,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
目前抽水蓄能電站、儲能裝置項目投資運營主體主要為電網企業,占到總容量的90%以上。“作為電力系統重要設施,這兩類項目不能單獨運作,只能就具體項目實行投資開放,預計建設、運營的主導權還是在國網。”國網內部人士透露,國家發改委希望國網在新能源和充換電設施加快試點,同時進一步深入研究增量配電網開展混合所有制試點。
相比之下,一直鮮有改革動作的南網在該領域卻先行一步。有消息稱,其混改方案已上報,未來或將在一些大的輸變電項目以及有實驗創新性質的供電區進行探索。事實上, 11月30日,作為南網改革“排頭兵”的深圳供電局,與招商局地產等五家企業成立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供電有限公司。“配售電側混改第一單”已經落地。
與國網和南網的公益類國有企業類別所不同,從發電行業的市場競爭態勢來看,五大發電集團公司可能被分到商業類充分競爭行業。華能技術經濟研究院《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解讀與思考》認為,五大發電集團混改主要在子公司層面進行,特別是以研發創新、生產服務類實體企業為重點,而集團層面的混改目前只是“探索”階段,這意味著短中期內集團層面可能僅僅是試點先行。華能應該重點推進區域子公司和基層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在新成立發電、售電、配電公司時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
據了解,今年11月,華能集團子公司長江電力進行超千億元的重組,在將集團大規模水電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同時,還引入其他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事實上,其通過資本運作已經參股多家地方能源平臺,分別布局華中、華南、華東等主要售電市場,目前已經成立福建省配售電有限責任公司。
而國電集團、國電投、華電集團也選擇旗下子公司“股權結構多元化”作為改革的突破口,明確要推進股權架構層面的改革,包括整體上市和發展混合所有制,在各個層面引進戰略投資者,并紛紛成立配售電公司。
銀河證券分析師指出,東方電氣等火電、核電、水電設備供應商屬于主業處于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改革中,國有資本出資比例可以降至50%以內。而對于五大四小國有電力運營商而言,其主業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國有資本將保持控股地位。A股中國家電網旗下上市公司平高電氣、許繼電氣、國電南自、國電南瑞等,后期將涉及混改相關業務。 來源: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