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用電客戶遇到欠費復電的情況時,往往需要等待幾個小時,或者一天多時間。近日,昭通市綏江縣在全省首家揮手告別了這段歷史。
在綏江縣會儀鎮,記者看到一位因欠費停電、剛剛繳費完畢的居民客戶,當他回到家里不到10分鐘后,家里便重新有了電。如此迅捷的服務方式,商鋪業主韓大叔頗有感觸:原來一停電,若是欠費原因,從告知供電所到恢復用電,不花幾個小時甚至半天時間是不行的,現在我們通過微信、支付寶這些渠道,指頭輕輕一點費就繳完,分分鐘電就來了。這服務,硬是巴適!
現在的綏江,欠費停電后,除了例行的營業廳繳費申請復電外,還可通過手機、代收點、網銀等多種方式實現快速復電。“我們通過這個全方位觸及的資訊平臺,將催費短信及時反饋到客戶手機上,再通過遠程控制,對用戶進行停電和復電操作”。會儀鎮供電所營業員楊麗語如連珠。話說起來簡練,但在背后,卻反映出綏江供電自2013年10月以來,在提升低壓配網技術強度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這其中,集電量采集、配變監測、電力負荷管理、低壓集抄于一體的計量自動化系統功不可沒——“這項系統工程于2013年第四季度在綏江縣五個鄉鎮全面鋪開,整個工程總投資 170萬余元,全縣現已完成5.22萬戶用戶的數據錄入,工程必備的配電監察終端680臺、負荷管理終端241臺,小水電采集終端17臺,到今天已全部安裝完畢并投入使用”。綏江供電市場營銷部主任喻坤的臉上,自豪感滿滿。
2016年以前,供電公司對供電所營銷口實時監管力度不夠,缺乏相應手段;常發生因搶修不及時,落客戶埋怨之口實,甚而繼發投訴的事件;各鄉鎮供電所人手緊張,長期為抄表所累,員工每月疲于周而復始的山區往返表計查核,規范化建設進度緩慢;各計量臺區存檔數據真實準確和及時率不盡人意,無線路及臺區線損真實情況,掌握清晰度不明朗。計量數據旦有異常,無法及時判究緣由,查找故障點往往耗費諸多時間;抄表不及時,估抄漏抄情況無法避免;計量數據不準確,存在歸檔錯錄現象;錄入電量數據人工過多,統計及核算時間過長;四分管理中的線損核算缺乏可靠依據。
現在,線損管理環節上,通過該系統的應用,能夠實現線路及臺區線損情況準確統計的一步到位,線損異常處理不再無的放矢,而變得有針對性,在有效減低線損異常率的前提下,同期實現規范化目標。抄表核收環節上,各鄉鎮供電站所抄表無需出門,鼠標輕點即可以完成抄表,數據反映準確真實,數據及時性有了保障;查缺復電環節上,系統自動對計量裝置實行實時在線監測,監測人員一旦覺察系統發布的異常信息,將第一時間通知相關部門排患查缺。一有停電發生無需立即親臨事發現場,通過該系統即可初步推斷停電范圍、原因和程度類別,成倍縮短調配應急搶修裝備及人員所需時間,復電力度呈幾何級提升。
至此,綏江供電實現全網11座廠站計量自動化終端覆蓋率100%,全網270多臺專變、配變終端覆蓋率100%,接入集抄戶表5.22萬只,集抄覆蓋率97.54%。通過該系統,減少抄表人員88名,節約人工成本264萬余元;估抄、漏抄、錯抄的老大難問題得以杜絕,客戶投訴大幅減少。截至2015年12月底,綏江供電低壓集抄覆蓋率排名省公司第一,其余指標全部排名前列。“裝了這種集抄電表后,不僅供電方能及時處置我們的用電障礙,也方便了我們自己查看實時數據量,掌握最大負荷點,適時對我們的生產經營做最優化的安排,實現成本預控與合理運營同步。”綏江縣誠信汽修廠總經理沈城如是說。
站在簇新的計量裝置前,綏江供電公司副總經理王正權掩飾不住發自內心的喜悅:實現集抄集控,方便用戶隨時隨地都能繳納電費,大大縮短了客戶因欠費停電而復電的時間,使我們像移動、電信一樣快捷。目前,我公司集抄集率已走在了全省縣域電網的前列,有了這些技術保障,綏江縣五個鄉鎮不再需要抄表工,全縣電網實現遠程集控全覆蓋。換句話說,到目前為止,綏江縣已結束靠人力抄表復電的歷史,自此,16萬山區百姓在云南省同行業系統中率先邁進低壓智能電網時代。 來源:中國網中國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