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司27日在北京召開 “開放分布式電源并網工程、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向非國有資本開放分布式電源并網工程以及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
對此,專家表示,國家電網之所以開放分布式電源并網工程與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兩個市場,因其是新興市場,進入門檻較低。雖然這兩塊市場的未來前景都被看好,但是目前并沒有明確的盈利方式,而“更像是國家電網在表決心”,此舉也被認為“形式大于實質意義”。
新興業務向社會開放
發布會上,國家電網新聞發言人王延芳宣布,將引入社會投資參與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同時,國家電網還公布了在相關領域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并向社會正式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修訂版)與《關于做好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報裝服務工作的意見》。
據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副主任沈建新介紹,截至2013年底,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建成400座充換電站、1.9萬個充電樁,并計劃于2014年上半年再建設65座充換電站以及3000個充電樁。而《關于做好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報裝服務工作的意見》則提出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慢充、快充等各類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并指出將為電動汽車用戶報裝充電樁開辟多種渠道,提供營業廳、電話、網站等多種受理方式。
王延芳透露,預計到2020年,國內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規劃總體投資近2000億元規模。國家電網相關人士介紹,這是按照國家規劃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達500萬輛數字推算出來的總投資額。
國家電網相關人士還介紹,近年來,分布式電源發展較為快速。截至2014年4月,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內分布式電源項目并網容量達到128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121萬千瓦。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林伯強任表示,分布式電源與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在國內都屬于比較新興的業務,雖然市場發展前景被看好,但是國家電網在這兩塊業務上的投入并沒有多少。
兩個市場目前都很小
“國家電網開放的是兩塊目前沒有多少市場的業務,而且即便開放,也并不意味著他們自己不做。這兩塊業務的開放,透露出國家電網目前雖然有開放改革的意愿,但是他們手上可打的"牌"并不多。對于國家電網來說,其開放形式大于實質性意義”。平安證券能源金融部執行總經理王海生表示。
他為記者算了一筆賬。“雖然他們建了1.9萬個電樁,一個才1000塊錢,也才1900萬元,對于國家電網來說,這只是一個很小的數量。”
分布式電源并網工程與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目前的市場都很小,最關鍵的是這兩塊業務目前都找不到盈利的模式,王海生告訴記者,“很難會有民資愿意進入這兩塊業務”。
林伯強指出,國家電網之所以會開放分布式電源并網與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兩塊業務,首先是因為其準入門檻都較低,相對便于民資進入;其次是因為這兩個業務放出去對國家電網公司是有好處的。
“分布式電源本來就應該剝離出來由民營來做,這個業務的發展對于整個電力行業的發展是有好處的;而別人建設電樁,國家電網負責賣電,同時還能節省投資基礎設施的費用,對于其也是有益無害。”林伯強說。
林伯強認為,民資進入這兩塊業務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分布式電源目前總體的量比較少,如果未來發展起來,國家電網的政策可能會改變。”
能否“放量”成為關鍵
對于國家電網公司目前的開放,林伯強認為,“國家電網目前的行動,目前來更像是在表"混改"的決心,并沒有像中石油、中石化改革那樣帶來驚喜。其開放的意義,還是要看兩塊業務未來的市場。”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全國機動車數量已經突破2.5億輛,而中國目前的電動汽車數量僅為45000輛左右,占比非常小,電動車市場過小也導致充電樁數量不足。
截至2014年4月,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內分布式電源項目并網容量只達到128萬千瓦,總量不足全國總裝機容量的千分之一。對此林伯強認為,由于兩塊業務目前的市場體量都很小,社會資金進入后看不到收益。“分布式電源的發展現在并不能保證盈利,因此國家如果加大補貼力度的話,或許可以促進市場的整體發展,現在政府也在加大鼓勵購買電動汽車的力度。當電動汽車未來的數量被帶動起來以后,配套的充電樁的數量自然而然也會多起來,其開放對于社會與國家電網來說,也就更有意義。”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認為,國家電網目前開放的是新興市場,因此應該先把市場份額慢慢做大,再考慮賺錢與否,而這個過程需要各參與者共同承擔風險。“在分布式電源與電動車市場上,國家目前提供的政策優惠力度已經比較大了。這兩塊業務的未來發展歸根結底還是得看市場。等這兩個市場有一定的量了,才能去考慮盈利以及國家電網目前開放的意義。”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