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對于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據悉,“一帶一路”亞歐智能電網峰會將于7月22日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著名的電網工程專家、直流輸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教授將出席,并針對智能電網發展趨勢發表主題演講。
李立浧:智能電網是能源革命關鍵領域
據悉,著名的電網工程專家、直流輸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教授將出席7月22日在烏魯木齊舉辦的“一帶一路”亞歐智能電網峰會,并針對智能電網發展趨勢發表主題演講。
李立浧院士組織和參與建設了我國第一條330kV交流輸電工程、第一條500kV交流輸電工程、第一條±500kV直流輸電工程、我國第一條也是世界上第一條±800kV直流輸電工程,為推進我國電網技術發展,尤其是直流輸電技術與交直流并聯電網運行技術跨入國際先進行列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本屆論壇由廣東省電源行業協會和新疆電力展聯合主辦,將邀請專家和企業代表參加峰會,加強廣東省與我區電力裝備制造業的深入交流與合作。論壇同期舉辦新疆國際智能電網暨電力技術設備展覽將會,展會作為中亞最大電力展,由振威展覽股份主辦,展示智能電網、新能源、特高壓等先進技術與裝備。
李院士認為,智能電網與能源網的融合是電網的未來發展趨勢。發展能源互聯網,重點在于小微能源開發、微傳感器開發、多參量的電力和能源芯片開發,到2030年建成“透明網絡系統”。本屆論壇上,李院士還將結合新疆在“一帶一路”上的地緣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優勢,就如何進一步開發新疆“核心區”價值,加強我國與中亞國家在特高壓、智能電網等能源領域的項目合作與技術交流提供戰略性指導。
“十三五”期間智能電網和充電設備建設將貢獻超過4萬億元的投資項目,預計2020年前特高壓還需繼續建設26條路線,投資額度預計達5460億元。新疆作為國家“三基地一通道”綜合能源基地和“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是中巴電力走廊、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的重要據點。“十三五”期間,新疆將建成首個跨國輸電項目-伊犁至巴基斯坦±660千伏直流通道,在全球能源互聯網及“一帶一路”發展中潛力巨大。
新疆電力展將帶動我國電力裝備企業走出國門,密切與中亞國家互聯互通。展會預計共有多達16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家企業參展,其中20家世界500強,53個參觀采購團,10000名專業觀眾,展出面積近20000平方米。南瑞、思源電氣、上海電氣、特變電工、許繼、ABB、西門子等知名企業將在展會展示其最新電力技術產品。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