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5年末,新電改6個配套細則落地,售電側改革持續被深化,電力行業將迎來發展利好。
電力行業基本情況
電力行業是指將各種一次能源經過電力設備轉換成電能,將電能通過發電廠輸送到用戶,并為用戶提供不同的電壓等級和不同可靠性要求的電能以及其他電力輔助服務的基礎性工業。
電力系統有發電、輸電、配電、售電與用電五大結構,電力行業包含發電、輸電、配電與售電四部分。其中,發電環節,我國以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為主,以兩大發電形式為依托,我國發電公司形成了五大發電集團、四小豪門與兩大電網公司的格局。
新電改背景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電力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顯示,1986年我國發電裝機容量僅為9300萬千瓦,而2014年已經達到13.6億千瓦。自2002年電改以來,電力裝機容量凈增10億千瓦,年均增 長8000萬千瓦,電力行業呈現穩步發展的上升態勢,火電與水電兩大形式的電力生產基本滿足了當前用電需求,但電力行業仍舊困境重重。
2015年全社會用電量555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5%,同比增速相對于2014年下降3.3%,達到1974年以來年度最低水平。經濟下行帶來電力需求增長放緩,未來社會用電量低速增長將成為常態,售電公司面臨營收壓力。
同時,經濟在轉型,新能源取代火力發電,調整能源結構成為發展大勢。但在實際應用中,不少地方出現了新能源難以消納的問題,“棄風棄光”現象頻繁,不容忽視。
在此背景下,電力行業亟待改革以煥發市場活力,電力公司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提高技術很有必要。
電力行業投資趨勢分析
在新電改出臺與逐漸落實的大環境下,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能源互聯網將成為投資熱點,這是基于兩方面原因:其一,能源互聯網實現信息技術與能源基礎 設施融合,能源優化互補后,避免了能源浪費,提升了發電效率,從而為電力企業降低了成本;其二,能源互聯網模式有利于解決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消納問題,調 動光伏、風電建設積極性,從而加快推進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
被譽為能源互聯網頂層設計文件的《國家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即將發布,2016年作為能源互聯網開啟元年,儲能領域中的分布式光伏建設、能源信息化領域的車聯網、充電樁都是投資熱點。 來源:搜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