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是當下能源行業最為時髦的詞匯之一。但在經濟下行、行業開放程度較低、壁壘較高等現狀下,能源行業的增長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23日舉辦的第二屆能源互聯網高峰論壇上,業內專家針對能源互聯網切入點在哪里、關鍵技術的發展趨勢等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
中恒云能源互聯網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慶捷認為能源互聯網的視角是幾個方面,第一是能源產業的結構調整,第二,能源架構全面轉型,第三,形成能源市場的全新格局。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則表示:"通過利用信息與能源高度融合的信息物理技術,能源互聯網平臺能夠提供綜合能源服務解決方案,促進多能實現產能結合、多能互補,助力能源行業進行市場化改革。"
在曾鳴看來,目前我國能源行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能源無法協調優化,油氣做油氣,電力搞電力,煤炭做煤炭。在新常態下,多種能源都在謀求發展,就爆發了很多矛盾。"供給側端,化學能源為迎合環境容量要去產能。需求側端,想要的產能得不到滿足,不需要的產能出現過剩。"
無疑,能源互聯網可以有效地打破行業壟斷,重塑能源市場格局。曾鳴認為,能源互聯網要做的是使中國未來能源供需匹配,提高效率。只有供需更加高效的匹配,才是抓到了供給側改革的關鍵。那么現階段能源行業的切入點在哪里?"新能源微網分布式能夠匯聚多能,盡可能避免單一。且現在就要考慮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曾鳴如是說。曾鳴還透露,能源互聯網試點工程即將推出,國家能源局即將成立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互聯網專業委員會,由這一機構負責試點功能的評估等工作。
不過,能源互聯網的搭建除了依靠政策支持外,更離不開技術,尤其是對技術要求高的電力行業。《2016-2021年中國能源互聯網趨勢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首先要推動電力體制改革,電力體制改革成為能源互聯網的關鍵。然而,當前我國進入了用電過剩的時代,電源側與負荷側雙向不確定,電力行業面臨轉型難題。
中國電科院電網規劃與資產管理首席專家馬釗表示,在建設能源互聯網的過程中,要實現電源側雙向互聯優化,橫向不同類型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不確定的能源通過技術手段轉化為高效可控的。此外,還要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信息通訊等技術,將用戶通過路由器連接起來,實現實時互動,做好真正的能源互聯。 來源:中國投資咨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