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鎮初中校有8個班級,300多名學生。近年,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學校先后補充了電腦、電視等多媒體教學工具。無奈的是,學校所在的電網沒有進行過改造,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在的生產生活,一到用電高峰期,停電就成了“家常便飯”。
花園初中校老師劉杰說:“像以前,學校的老師很想在網上下載一些資料,還有就是多媒體上課,由于停電,就受很大的影響。”
今年開始的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將徹底改變過去的“常停電”現象。
花園初中校校長武勇說:“在農網改造之前,由于經常停電,或電壓質量不高的這種情況,使得學校的很多設備設施莫法正常的運轉,改造過后,電壓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停電的時間也很少了,學校的各種設備設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為教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服務。”
花園供電所負責花園鎮以及周邊的中太、建設、永明等7個鎮鄉、3萬多戶農戶的供電,年供電量達7000萬千瓦時。新一輪的農網升級改造開始后,所里的60多名職工幾乎全部投入到施工中,全力保障工程進度。
花園供電所副所長尹顯峰說:“截至目前為止,2015年的施工改造升級任務已經完成了65%,現在目前全所總動員,一共組織了7個施工隊,按照我們的施工要求,保質保量正在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在6月30號之前全面完工。”
農網升級改造除了替換輸電線路外,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免費為居民將原有的電表換成智能電表。
花園鎮四脊村村民林祖洋說:“以前交電費是每個月統一時間去繳,一去就要耽擱半天的時間,相當麻煩,現在換這個智能表,又撇托、又方便,想好久去繳就好久去繳,繳一次就可以管半年、管一年都可以。”
在惠及群眾的同時,農村電網的升級改造也為我縣的重要農產品——花園涪城麥冬提供了能源保障。
涪城村地處涪城麥冬的主產地,麥冬的灌溉、收獲、初加工等都需要用電。得知農網改造升級的消息,村里找到了供電所,提出了希望增設電力設施的需求。
經過實地的調查和座談后,改造施工中人性化地改增了電力設備,解決了群眾的用電需要。
花園鎮涪城村村主任林福軍說:“農網改造過后,保證了我們老百姓的安全用電,特別是抗旱期間,抗旱用電、灌溉,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為了保障工程的順利推進,永安電力公司側重農網規劃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協調發展,科學合理規劃線路走向等,持續加強農網網架建設,提出了“10年內改造的電力設施設備不落后,滿足群眾的生產生活用電需要”的建設目標。
據了解,我縣的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共分為兩批次,總投資2.87億元。其中,第一批項目已完工,累計完成投資5232萬元,完成投資計劃的100.07%,目前正在進行驗收資料準備工作。第二批項目共投資2.34億元,目前正在加緊進行當中。
李登峰說:“截至目前,35千伏及以上項目完成投資5102.24萬元,完成投資計劃的38.05%,10千伏及以下項目完成投資7612.57萬元,完成投資計劃的76.14%,預計所有項目8月將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來源:中國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