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大潮中,西北五省 (區)電力市場化建設正在有序推進。如何結合西北區域資源稟賦、電力系統、經濟社會發展特點以及市場需求等情況,在省間、區間深入開展電力市場建設,成為能源監管機構認真思考的問題。
6月3日,西北能源監管局組織的西北電力市場建設工作研討會如一縷清風,拉開了全面推進西北電力市場建設的序幕。
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法治和體制改革司等有關司局負責人,西北五省發改委、經信委(工信委)、能源局和主要電力企業負責人,以及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有關專家就西北電力市場建設問題建言獻策,提出了真知灼見。
凝聚共識 推進電力市場建設上臺階
“這次會議既是總結過去、交流經驗、集思廣益、繼往開來的會議,也是立足西北、分析形勢、明確目標、面向未來的會議,更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鼓舞干勁、謀求發展,推進西北電力市場建設邁上新臺階的一次重要會議。”西北能源監管局局長黃少中在研討會上表示。
據介紹,電力體制改革實施一年多來,西北五省(區)政府及相關部門、電力企業、電力用戶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積極推進并參與電力體制改革。五省(區)政府有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電力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陜西、寧夏方案已報各自省(區)人民政府;新疆、青海、寧夏、甘肅、陜西電力交易中心相繼掛牌成立;寧夏2016~2018年輸配電價已獲批復、陜西輸配電價監審工作正在開展;多家售電公司 紛紛注冊成立,目前西北區域已注冊59家,其中陜西16家、甘肅7家、青海4家、寧夏15家、新疆17家;電力直接交易工作不斷深入,預計今年西北區域交易電量可達810億千瓦時,約占區域用電量的14.5%,市場優化配置資源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黃少中表示,從全國范圍來看,政策措施正在進一步明確完善,許多地區開展了多種類型的電力體制改革試點并取得了積極成效,全社會對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意識和期望日趨強烈,這些都是推進改革的有利因素。從西北來看,各省(區)政府在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方面壓力逐步加大;西北電力裝機富裕,用電需求放緩,電力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同時西北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市場競爭意識不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這些都對電改政策的落地 和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增加了難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打破省際壁壘 實現區域資源優化配置
針對西北電網“省間聯系密切,區域統一運行;各省特性不同,全網互補性強;裝機較為富裕,電力供大于求;新能源發展快,棄風棄光嚴重;用電結構單一,工業占比較高;能源蘊藏豐富,外送特點突出”等特點,西北能源監管局提出西北電力市場建設“立足西北實際,尊重發展規律,堅持積極但不急于求成、靈活而又堅持原則的態度,堅持區域電力市場和各省(區)電力市場并重;以開展跨省區電力市場化交易為重點,打破省際壁壘、實現區域資源優化配置;以實現協同發展和解決問題為導向,促進新能源消納、電力余缺互濟和節能減排;以建立健全市場化交易機制為手段,將能源和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 勢。結合實際、由近到遠、先易后難地逐步形成開放有序、競爭充分、規范有效的西北電力市場格局”的總體思路。
黃少中介紹說,西北區域電力市場建設近期主要工作是:深入推進市場化跨省跨區電能交易;積極深化新能源跨省區發電權交易;進一步促進日前和實時交易市場化;繼續推進區域輔助服務市場化建設。中長期工作是推進西北區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等。
“經過以上兩個階段工作,西北將形成以中長期交易為主、現貨交易為補充的電力電量平衡機制。容量、電量、輔助服務等各類市場機制較為全面,電力期貨、金融和衍生品交易提供避險手段,各類市場主體全面進入市場,電力資源通過市場機制在區域范圍內進行靈活、合理的配置,服務于五省(區)能源和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黃少中對西北電力市場建設充滿信心。 來源:中電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