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湖北荊門供電公司創新開發的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管理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可實現信通再集約管理,降低人員工作強度,提高運維效率,支撐荊門電網生產、營銷、農電等業務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小平臺確保電網大安全
10月6日,湖北荊門供電公司信通監控員打開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管理平臺,發現220千伏長林變電站部分設備的視頻監控點處于掉線故障狀態后,立即調出“一表一庫”荊門電網運維智能故障反饋平臺中的相關故障案例進行分析,得出長林變電站信通協議轉換器內的A板數據卡損壞,造成傳輸數據不穩定。此結論得到了現場搶修人員的證實,并在30分鐘內消除設備故障。這是該公司創新開展“一表一庫”電網運維智能故障反饋平臺建設,持續提升荊門電網安全運維的一個縮影。
為持續提高荊門電網安全系數和設備運維效率,確保電網安全運行和信通網絡暢通,該公司以“互聯網+”為平臺,開展對電網運維中故障處理情況的總結和分析,創新建立“一表一庫”荊門電網運維智能故障反饋平臺。“一表”即對每一個發生過故障的電網網絡節點建立一張故障處理記錄表,將其發生過的電網故障情況全部記錄在案,為處理同類電網故障問題提供參考;“一庫”即匯總35千伏至220千伏電網發生的故障情況,并將其按故障類型進行分類,建立電網運維經驗庫,為以后處理同類電網問題提供參考,同時也可據此評估不同電網故障類型的發生頻率,采取相關處理措施。
今年以來,該公司充分利用“一表一庫”電網運維智能故障反饋平臺,共處理各類電網網絡故障132起,平均用時4.3個小時,出勤312人次,平均故障檢修用時較以往縮短了80%左右,電網網絡掉線次數同比減少了90%,提升了電網運維水平,確保了荊門電網安全運行。
小創新解決電網大問題
“馬金山,今晚光纜改造并未影響到220千伏棗山變電站統一視頻監控業務,信息通信系統中的遙視系統通道正常!”“太好了,你們發明的通道保護器發揮了大作用。”這是9月26日晚22時18分,荊門供電公司信通運維班班長王亮和變電東寶運維班員工馬金山的一段對話。其中提到的通道保護器正是該公司應用“互聯網+”創新的小器件。它是專為解決變電站視頻監控與遠方調控中心之間傳輸通道可靠性不足的問題,通俗講是專為解決變電站“眼睛”與遠方控制中心“大腦”之間信通網絡鏈路偶爾斷路的問題。
變電站統一視頻監控系統是將站內各路視頻信息實時傳送回遠程調控中心,是智能變電站核心系統之一。但是,一旦信息傳送過程中所經歷的光纜或者網絡設備出現故障,眼睛與大腦就處于“失聯”狀態。針對該問題,荊門供電公司從提高信通傳輸可靠性入手,創新性地將兩路信息通路與系統相關聯,在一路通道出現故障時能迅速將視頻信號轉移到另一條通道上,避免了視頻中斷,提供了充足的故障檢修時間,保障了信通安全。
該項創新榮獲湖北省質量協會的QC成果二等獎和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QC成果一等獎。目前正擴展應用到305座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遠程手臂”(智能變電站順序控制)“遠程巡檢”(智能變電站動力環境監控)“遠程門禁”(智能變電站門禁管理系統)的信通傳輸中,持續提升荊門電網生產的支撐能力。
小課題節約電網大投資
9月5日,荊門供電公司信通監控員發現了220千伏栆山變電站主備調度系統光傳輸設備光方向過多和無法正常配發信息通信業務等問題,雖然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但作為荊門地區信通網重要的站點,這一設備缺陷影響調控自動化、信通及相關業務的可靠性,時刻威脅荊門電網的正常運行。
針對該問題,荊門供電公司信通運維班QC小組深化“互聯網+”應用,對《提高通信總站ZXMP-S360型傳輸設備業務承載率》這一課題實施攻關。小組人員通過對ZXMP-S360型傳輸設備業務承載失敗的原因進行現狀調查,通過分析發現,“業務通道需求增多”“業務配置不規范”“光方向過多”等情況下會出現信通業務不成功,其中“光方向過多”為最主要原因。
該課題不僅解決了荊門供電公司總站傳輸設備時分交交叉能力不足等缺陷,優化了荊門信通網絡結構,提高了信通網絡運行可靠性,確保了“大運行”體系建設中調度自動化、信息及相關業務的正常采集和后續擴展,節約經濟效益44萬多元,還榮獲國網湖北電力2016年QC小組活動競賽一等獎和湖北省質量協會QC發布二等獎,該班也被評為2016年湖北省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 來源:國網湖北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