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公告,就《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試行)》(下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此次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2016年11月16日-2016年11月27日。公開征求意見時間已至,《辦法》將會給電改進程帶來哪些變化?
輸配電價改革
安信證券分析師認為,輸配電價改革已經具備穩妥地向全國推廣的條件,預計今明兩年輸配電價改革將在全國大范圍落地。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指出,要合理科學核定電網企業輸配電價,形成獨立透明的輸配電價體系。該《辦法》詳細規定了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的計算方法及對應各成分的核定方法。
《辦法》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規定:一是明確了獨立的輸配電價形成機制;二是明確了輸配電價的計算方法;三是建立了輸配電價調整機制;四是建立了輸配電價激勵約束機制。
中投顧問認為,這既是對前期6個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工作經驗的全面總結,也對試點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給出了科學務實的解決方案,同時還指明了下一階段輸配電價改革的方向。
輸配電價改革是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環節。長期以來,電網企業的盈利模式在于電力購售價差,由于壟斷電力輸配環節,電網企業容易導致電力價格信號失真。輸配電價改革的意義在于透明定價輸配電價,使上游價格能更靈敏地傳導至下游,還原電力商品屬性。發改委此前表示,在已開展的18個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提速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工作。
中金公司認為,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本次征求意見稿強調了對輸配電網更加嚴格的預先審批條件,并通過各類方式抑制電網過度投資。當前輸配電價改革已經具備穩妥向全國推廣的條件,預計今明兩年有望在全國大范圍落地。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配售一體化將是未來電力系統建設的一個重點,電改紅利有望打破現有電網對配網側的壟斷,增量配網資產將向社會資本放開,后續配網項目有望加速落地。
打破電網“雙重壟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征求意見稿對于電網公司仍然給予重點關注,而且隨著政策的逐漸推進,電網公司一家獨大的好日子已經結束。
《辦法》指出,要“建立激勵約束機制,調動電網企業加強管理、降低成本的積極性,提高投資效率和管理水平”。
中投顧問指出,除了上述對投資的約束與激勵外,定價辦法在各項成本費率的選取上,均遵循結合“監管期初前3年歷史費率水平”和“同類型電網企業的先進成本標準”的原則,并給出各類費率水平的上限,體現“績效標桿”的思想,對計入準許收入的各項成本進行嚴格的約束,并鼓勵電網企業力爭低于“標桿”,獲取額外收益。
另外,在監管層面,《辦法》也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和探索。中投顧問指出,《辦法》要求“電網企業應對各電壓等級的資產、費用、供輸售電量、負荷、用戶報裝容量、線變損率等實行單獨計量、合理歸集,并按要求報送政府價格主管部門”,這將為逐步降低信息不對稱,進一步規范成本監審、公平分配成本,制定合理輸配電價結構和水平奠定基礎。
《辦法》指出“為引導電網合理投資,條件成熟的地區,準許收益率可在上述定價公式基礎上,根據電網的資產實際利用率、供電可靠性及服務質量相應上下浮動”,“具備條件的地區,可建立考核電網企業供電可靠率、服務質量等的輸配電價調整機制”,“供電可靠率、服務質量等超過規定標準一定幅度的,可適當提高下一監管周期準許收入;達不到規定標準的,應降低下一監管周期準許收入”,這為在輸配電價監管中融入服務質量考核,將電網企業收入與服務水平掛鉤埋下伏筆,促使電網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辦法》明確“可以探索結合負荷率等因素制定輸配電價套餐,由電力用戶選擇執行”,為豐富輸配電價結構,引導優化用電行為,增加市場活力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
“過去電網企業主要通過收取賣電和買電的差價獲取利潤。改革后,將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則收取‘過網費’。”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施子海表示,輸配電價改革是“管住中間”的關鍵改革措施,目的是轉變對電網企業的監管模式,打破電網在“買電”和“賣電”的兩頭“雙重壟斷”。
國家電網“走出去”
實際上,隨著電改如火如荼地推進,電網公司的投資仍在進一步加大。根據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提供的數據,1——10月份,全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4100億元,同比增長28.5%。
有電網內部人士指出,現代商業模式中,電網公司應盡早擁抱新技術、新思路、新模式,整合數據信息、利用金融工具、拓展營銷手段,方能在互聯網+浪潮中存活下來。
與此同時,電網公司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以便多角度、多領域抵制風險。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家電網境外投資總額超過100億美元,境外資產總額達到400億美元,境外投資項目全部盈利。
今年10月,國家電網中標希臘獨立輸電運營公司24%股權私有化項目。同期,簽約收購巴西最大私營電力公司——CPFL公司54.64%股權。此外,2014年與巴西電力公司聯合中標巴西美麗山水電特高壓直流送出一期項目,成為我國在海外中標的首個特高壓輸電項目;2015年中標巴西美麗山水電特高壓直流送出二期項目,首次獨立實現特高壓投資、建設、裝備、運營一體化“走出去”。
目前,國家電網先后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中國香港、意大利等6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投資、運營骨干能源網公司,業務布局實現了從發展中國家向新興經濟體、發達國家的延伸。同時,國家電網以工程EPC總承包為重點,建立從技術、裝備到設計、施工全方位“走出去”的國際產能合作模式,“十二五”新簽合同額233億美元。
另外,據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電網境外投資項目做一個成一個,項目無一虧損、全部盈利。
而電網公司的積極應對也是應有之義。中金公司認為,從目前的電改方向來看,擁有地方電網資產或者具備提供綜合能源服務能力的公司、具備總包資質的配電設備公司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