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網公司率先完成“三供一業”供電設施接收
分離移交用戶13.7萬戶
日前,廣東電網公司在全網率先完成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供電設施接收工作,并實現分離移交用戶全部抄表到戶,涉及企業183個13.7萬戶,進一步改善了接收企業職工的居住環境。
助力國有企業“瘦身健體”
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熱(供氣)及物業管理分離移交是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國有企業減輕負擔、集中精力發展主營業務,也有利于整合資源改造提升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職工居住環境。2012年,廣東省被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列為首批試點省(市),開展中央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
為推進國有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國有企業進行“瘦身健體”,使國有企業集中全力發展主營業務,更好地參與到市場的公平競爭中,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資委、財政部關于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明確,2016年開始,全國全面推進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對相關設備設施進行必要的維修改造,達到城市基礎設施的平均水平,分戶設表、按戶收費,交由專業化企業或機構實現社會化管理,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
為積極落實國務院、廣東省委省政府、南方電網公司關于“三供一業”移交及改造工作的要求,廣東電網公司積極部署,迅速制定了相關實施方案,進行任務逐一分解、進度詳細安排,并向各地市供電局下發業務流程、常見問題匯編等指導性文件,在全省范圍內高效推進“三供一業”供電設施接收工作。根據國資委確定的“先移交,后改造”的原則,截至2018年6月,廣東電網公司“三供一業”供電設施分離移交協議簽訂總體進度達到100%,在全網率先完成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供電設施接收工作,并實現分離移交用戶全部抄表到戶。
接收移交用戶13.7萬戶
據統計,廣東省“三供一業”供電分離移交企業共183個,合計13.7萬戶。其中,有兩個用電戶數均超過一萬戶的“巨無霸”——寶鋼集團廣東韶關鋼鐵有限公司的職工家屬區和中國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湛江)的職工家屬區。
寶鋼集團廣東韶關鋼鐵有限公司的職工家屬區的接收改造工作情況相對比較復雜。供電人員現場勘查后表示,接手前,小區內表箱普遍較為殘舊,且箱體位置較小,新舊電表由于尺寸差異和孔位不對應,無法實施直接換表,落實抄表到戶工作。且該企業還存在一些轉供電等歷史遺留問題,必須進行改造才能換表。經過多次溝通協商,該公司同意先由施工單位配合提前開展低壓表后線及表箱改造,韶關供電局全力踐行“施工單位改造到哪里,表計就安裝到哪里”的原則,高效推進落實“三供一業”供電設施接收改造的實施。
中國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湛江)的職工家屬區規模龐大,接收改造范圍涉及110千伏客戶專用變電站1座、10千伏主干線路8回、配電變壓器75臺。為加快推進該小區供電設施改造及供電業務移交工作,湛江供電局聯合中國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湛江)多次開展現場辦公,研討確定“高壓改中壓、逐步整改逐片接收、原址規劃新建站”的“三步走”方案,確保整個項目按期完工。
智能電表低壓集抄齊上陣
目前“三供一業”供電設施接收工作已完成,接下來,廣東電網公司將馬不停蹄地推進后續改造工作。
“‘三供一業’小區抄表到戶均實現新型智能電能表與低壓集抄全覆蓋,配合集中器和采集器的使用,實現了信息系統遠程抄表。”廣東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營業科專責李庭磊表示,依托于智能電表以及低壓集抄信息化手段,該公司雖然接收了大量“三供一業”供電設施,但并不會給現場營銷工作人員后期增加額外的工作量。
接收后,用戶的用電體驗也會隨之提升。以前由于產權問題,供電部門只負責在這些國企職工家屬區的電費總表進行抄表,而每家每戶用了多少電、電費怎么分攤、電壓穩不穩定等問題,都是職工家屬區內部管理,供電部門很難為每個具體的家庭用戶解決用電問題。“三供一業”的供電設施接收后,供電部門通過為每家每戶安裝最新的智能電表,在準確計量電費的同時,也能給用戶提供更好的供電服務。
據了解,廣東電網公司計劃在今年內全面完成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小區供電設施維修改造工作,為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增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