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列出了青海至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陜北至河北特高壓直流工程等9項需加快推進的輸配電重點工程,具體涉及12條特高壓線路,預計核準開工時間在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合計輸電能力為5700萬千瓦。
截至2018年3月,我國已建成8交13直共21條特高壓線路,另有4交2直特高壓線路處于在建狀態。2014年至2016年,特高壓線路核準和建設速度較快,但2017年起核準及建設速度均突然放緩。
此次,《通知》提出需加快建設的特高壓工程中涉及5條直流線路,落點分別為河南駐馬店、湖北武漢、江西南昌、江蘇蘇錫地區以及浙江,另有7條交流線路,其中包括5條短距離配套建設工程。主要目的是滿足西北、西南、張北地區清潔能源外送,陜北能源基地電力送出以及華北、華中、華東地區負荷、用電需求。而南陽-荊門-長沙1000千伏雙回特高壓交流線路的建設目的,是為了加強華中電網網架結構,提高受端電網的安全穩定水平。
東吳證券電新行業分析師表示,這是繼2014年《大氣污染防治計劃》提出的9條特高壓12條重點輸電通道建設后,又一次特高壓工程大規模落地。考慮站內設備的造價,估計本輪項目的整體站內設備投資在800億元至1000億元,其中核心設備投資在600億元左右,預計主流供應商將收獲300億元的訂單,特高壓直流龍頭企業國電南瑞、許繼電氣有望顯著受益,平高電氣、特變電工、中國西電等也有望受益。
安信證券電新行業報告認為,國家能源局再次集中核準特高壓項目工程,意在加碼電網基建并為清潔能源消納保駕護航,短期將對特高壓領域相關企業帶來業績彈性,中長期來看這些企業還將受益于配電網建設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