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油站改充電站,靠譜嗎?
兩桶油在普及充電樁方面可以說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本身兩桶油的網點就很多,也很成熟。曾經網上有一個觀點,如果兩桶油有一半的網點改成充電站的話,就完全能夠滿足中國新能源車的充電需求,對此兩桶油自己也很看好。

早在2010年,在國資委的促成下,一汽、長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16家國企在北京成立了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隨后在2014年中石油與中國資源交通集團簽訂協議,在廣東、河南兩省加油站內建設車輛充電站的計劃。在今年上半年時,中國資源交通集團對外公告,已與中石油簽訂協議,取得超過840家石油加油站的充電站建設與經營權。表面上看,兩桶油似乎在進行一場大革命。
但實際上并非如此,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只有7個中石油充電樁項目落地,北京有5個,3個在五環里,2個在五環外,剩余2個分別坐落于河南和廣西,這樣的規模對于兩桶油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充電站之所以沒有預定中的普及,主要原因還是兩點。
一是國家這幾年本身對于新能源扶持就在縮緊,現在對于新能源行業的判斷要比之前理性的多。二是利潤問題,本身電費就遠比油費便宜,相比于今年一直上漲的油價,一度電幾毛錢的利潤像是一個慈善項目。在多方面的綜合因素之下,加油站改充電站變成了一個口號。
內憂外患,兩桶油的敵人越來越多了!
盡管新能源行業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100年才會成熟。但毫無疑問的是,未來一定是新能源的天下。對于傳統的兩桶油來說,改變是遲早的事情。而且就以目前的形勢來說,外部的一些競爭對手也會迫使兩桶油進行改革。其中就包括了今年進入到中國的外資石油巨頭。

作為目前歐洲最大充電運營商之一的殼牌集團,前不久在天津開設了首座加油充電一體式站點。而英國BP集團則在南方開始布局加油充電一體站,這些新建設的站點在設計時就會充分考慮充電的需求,所以在便利性上一定是好于老站改造的兩桶油加油站。

當然,有人會說對于外資公司來說,兩桶油完全可以靠政策來限制競爭,廣州的海灣石油加油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么,對于同樣是國企巨頭的國家電網來說,兩桶油又能怎么辦呢?畢竟,對于任何“用電”的項目來說,國家電網更加名正言順。而且在電力基建、技術支持和運營方面,兩桶油還離不開國家電網的支持。
加油站改充電站 pk 停車場加充電樁
在充電樁的普及方法上,兩桶油和國家電網采取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做法。兩桶油的做法就是加油站改成充電樁,這樣做可以快速普及網點,改造的難度也沒這么大。但是充電時間是很長的,即便是快充80%也要30分鐘、一小時,對于5分鐘內就加好油的汽油車來說,時間太長了。時間一長,占用的停車資源也就更多。這這對于本身就土地資源有限的加油站來說,想要大量普及就非常困難了。再加上油電共存有一定得安全隱患,具體的改造難度可能比想象中的高得多。

而國家電網的方法,則是在停車場的基礎上加裝充電樁。比如一些國有的大型停車場,或者路邊的停車位,都可以加裝充電樁。畢竟,車子的狀態就兩種,不是行駛在馬路上,就是停在停車位上。
缸哥認為,只要充電樁能在所有停車場(包括服務區停車場)大量普及,讓車子只要停下來就能充電,以后完全不用擔心續航,甚至會比汽油車更加方便。但是達到如此的規模,國家電網需要耗費多少資金和多少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其工作量是非常夸張的,十年之內恐怕都很難做到。

兩桶油和國家電網,你認為誰才是未來的能源大佬?
新能源時代的到來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凡一個新的時代到來,就會造成一個新的行業巨頭。好比90年代之前中國最賺錢的公司是一些傳統的制造業,而如今都是阿里、騰訊這也的互聯網巨頭。能源方面也是如此,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必然的。對于我們車主來說,你認為兩桶油和國家電網,誰才是未來的能源大佬?分享你的看法,在下方留言給缸哥和讀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