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歷了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煤炭被人們譽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食糧,它是十八世紀以來人類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雖然煤炭的價值大不如從前,但畢竟目前和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煤炭還是我們人類的生產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來源之一。
構成煤炭有機質的元素主要有碳、氫、氧、氮和硫等,此外,還有極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其中,碳、氫、氧是煤炭有機質的主體,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氫和氧的含量越低。雖然可以通過加大環保投入的方法減少使用煤帶來的污染,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完全消除使用煤造成的碳排放。
近日,英國連續兩周不使用煤炭發電,創下了新的清潔能源記錄。
這一新的記錄標志著自工業革命以來,英國沒有使用煤炭獲得電力的最長時間。英國國家電網5月30日表示:“我們現在可以確認,英國的電力系統將在今天下午通過兩周內不發電的目標!最后一臺煤炭發電機于5月17日下午3點12分關閉系統,這意味著我們將在今天下午3點12分實現兩周無煤炭供應電力!”
這意味著英國在336小時內不需要煤炭——這被認為是一種高污染的能源燃料生產方式。
之前的記錄是193小時,發生在5月初。英國本月的無煤時間(679小時)超過了整個2017年(624小時)。第一個無煤日是在2017年4月。
可再生能源英國公司(RenewableUK)副首席執行官艾瑪·平施貝克(EmmaPinchbeck)說:“煤炭是上一次工業革命的支柱,但這項古老的技術正被風力發電所擊敗,風力發電是我們21世紀經濟的動力。”
今天,可再生能源提供了英國三分之一以上的電力。整個經濟體需要從化石燃料轉型到清潔能源,以避免氣候破壞的巨大風險,并從現代、清潔的技術中獲益。但政府的科學顧問說,只有通過大量增加可再生能源來推動這一變化,才能實現零排放經濟。
英國現在需要采取行動,在逐步淘汰煤炭和世界領先的可再生能源行業上建立基礎,包括創新的波浪和潮汐發電技術,以及極其便宜的陸上風電技術。政府計劃到2025年逐步淘汰英國最后的燃煤發電廠。國家電網上周打破一周來的記錄時說,無煤發電是“新常態”。
據英國國家電網(NationalGrid)稱,為英國提供能源的是核能、太陽能、風能、天然氣和木質顆粒。 英國第一座燃煤發電站于1882年在霍爾伯恩高架橋建成,由愛迪生電燈公司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