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30日,
110kV嘉龍線搶修,
導致兩個變電站全停。
逾400名供電人連續43小時奮戰一線,
終于在6月30日完成了搶修。

搶修期間,
全省21臺中低壓發電車集結白云
成功地保障了搶修中的居民用電。




事件回顧
5月18日上午,位于白云區的110千伏嘉龍線27號塔被運輸車失控撞擊,導致輸電線路鐵塔塔腳嚴重受損,隨時可能發生倒塔而引發長時間大面積停電事故。廣州供電局第一時間對被撞鐵塔進行臨時帶電加固。為確保高考、中考期間和考生備考期間的正常供電,廣州供電局實施應急保供電措施,派人24小時值守,動態監測不損鐵塔的運行狀態。
但隨著臺風季節的到來,臨時加固措施已不足以抵御強臺風的沖擊,受損設備必須及時修復。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策劃和周密安排,廣州供電局制定了高效的搶修方案,盡最大努力將停電時間和影響范圍降到最低。最終擬定于6月29日22點至7月1日2時,對龍歸變電站、龍保變電站進行停電,將線路遷移至新建鐵塔。
據了解,被撞擊的鐵塔是連接龍歸站和龍保站兩座變電站的“樞紐塔”。對該塔進行搶修更換,需要關停2座變電站,受影響的48條饋線涉及居民用戶45532戶。為了保障施工期間的民生用電,白云供電局不斷優化方案,通過轉電、母線倒供、中壓旁路作業、發電車并機接入、工商業用戶輪休停產錯峰和限電等多種手段,將受影響的48條饋線減少至7條。與此同時,該局還通過接入應急發電車電源的方式保障這7條饋線的供電。搶修施工一直持續20多個小時,最終提前在6月30日晚順利結束。


▲連續搶修過程。
共出動超過400多名保供電人員、
130余臺搶修車輛,
組成復電者聯盟,
連續43小時奮戰在搶修一線,
最終確保了白云區45532戶居民用戶供電可靠。
那一身被汗水浸濕的衣服,
是對供電人堅守精神的最好詮釋。

43小時連續奮戰,
為萬家燈火通明,
他們堅守一線,
精神和事跡令人動容!
鐵人黃健倫的堅守
6月30日凌晨4點03分,位于永勝路的2臺并聯的1000kW發電車成功并網送電,為附近夏良村和赤角街的居民送去了光明。53歲的老黨員黃健倫就是這個保供電點的負責人。據了解,這次并聯接入,屬廣州地區首次嘗試。已經連續熬了43小時的他,依然精神抖擻,看不出來他這個月初才剛剛出院。
入行37年,黃健倫宛如鐵人一般的堅守運行一線,詮釋了他的初心“為人民供好電”。
而就在這兩臺并聯的發電車附近,還有19臺發電車分散在各個保供電點,以及400余位堅守崗位的一線供電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電業為人民”。

保供電中的“夫妻檔”
在此次保供電中,白云供電局營銷部的鄧詠平一夜沒睡,值守在指揮部現場。她通過營銷系統給用戶發送了無數條短信,通報實時的停復電情況。“夏天很熱,如果用戶不知道停復電的準確消息,一定會很著急。”21286條短信的數據記錄著她昨夜到今晨的工作。
同樣堅守在一線的,還有鄧詠平的愛人朱集榮。43小時里,他們多次“偶遇”,卻無暇顧及說一句話。盡管他們的兒子發燒在家,兩夫妻也無暇回家照看。“供電是特殊行業,要有割舍和犧牲,很正常。兒子年紀雖然小,他也知道人民電業為人民,也能理解我們。”鄧詠平說。
舍小家、為大家,這不眠的43小時,就是他們堅守初心的故事。

他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
6月30日零點,白云供電局的運行人員張文錦在緊張的夜查工作迎來了自己44周歲生日。
這個生日,他沒有一刻休息。他說:“最好的生日禮物,就是用戶能正常用電。”還有許許多多和他們一樣的白云供電人守初心、擔使命堅守在平凡卻重要的崗位上。白云供電人堅守的精神和事跡感動了周圍的居民、村民。大家自發送上了熱茶、溫水,還發自內心地感謝說:你們,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