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南方電網廣西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將自身的博士優勢、科研優勢、科普優勢與貧困村、貧困小學、貧困學生的科學需求密切結合在一起,通過“點線面”“三個一同”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貧困地區學生追求知識、探索奧秘的激情。
打通基礎科學普及“最后一公里”
“固點、串線、組面這是廣西電網電科院博士團深入貧困鄉村進行基礎教育領域科學教育‘精準幫扶’的核心思路。”電科院團委書記陳銘概括為“打通直面貧困基層科學教育最后一公里,做好貧困山區孩子們的科學領路人。”
固點,以精準扶貧的鄉鎮村屯小學為依托,“提高學生興趣為立足點”,以“興趣啟發”為切入口,為貧困學生打開“興趣的大門”。
“電博士送科學”最初擁有團隊成員31人,其中博士9人。核心是針對貧困地區孩子缺少良好的志向培養、缺少科技啟蒙環境的現狀,緊密結合人才和知識儲備的優勢,將前沿科技成果研制成為生動的科學小課堂,實現“三個一同”:與貧困山區里的孩子們一同動手,一同實驗,一起去發現科學的奧秘。
上林縣云桃鎮云桃小學韋石榮校長說:“電科院博士專家在現場給同學們展示的無線電能傳輸試驗,不僅給學生心靈巨大的震撼,而且極大地沖擊了我們老師的視野,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整整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有著更多的提升。”
串線,從教學點向“教學線路”轉變,用科學的“系統論”思維,破解基礎教育領域科學普及的核心問題。
“興趣啟發”的思路在貧困學校產生示范效應后,逐步向更多的貧困鄉村、貧困學校遷移,更多學校和貧困學生享受到了“博士科普”的“教育紅利”,不少教師主動參與其中,將博士的科學實驗引入到自身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
崇左市憑祥市英陽小學農學琴校長說:“以往我們的教學都是從課本到書本,從教材到教輔,聽、授、評課視野停留在同一階段,通過現場觀摩博士們的實驗,向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和反饋,我們也在深刻地反思自己教學模式和教學措施,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組面,將科普活動與學校教學活動逐漸融為一體,用“科普體驗”倒逼“問題意識”的教學習慣養成,形成符合貧困縣特色的基礎教育科普管理體系,促進教學的發展。
在這樣的思路指引下,博士團的實驗課堂、ppt、現場教學等模式為貧困縣學校科學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案例支撐:教師進行原創型的科學教學思考,提高教師科學研究能力;開展質量分析指導……使學校的教研活動更具科學性。
成體,為貧困山區孩子成長、老師提升、學校發展奠定重要的“科學紐帶”。
“電博士送科學”團隊的志愿者們與每一個幫扶點的山區孩子布置“課后作業”,請大家用志愿者贈送的科學配件自己動手完成新的發明小制作。當小發明完成時,志愿者將會再次來到學校,為大家帶來新的科學小課堂。通過這一紐帶,志愿者與所有開展過活動的貧困山區建立起了24小時不間斷的科學紐帶。
短短2年時間,博士志愿者團隊深入上林縣云桃小學等多個貧困地區學校開展科學體驗課堂,成百上千從未感受到科學實驗課堂的山區孩子得到了感受科學的魅力機會,將求知的種子播種在一個又一個貧困地區,影響力持續擴大。
基礎教育科學扶貧帶來三大啟示
“不能讓農村孩子停留在玩手機,耍抖音、發快手,要讓他們也能接受到最前沿的科學知識,啟發他們的科學熱情和動手能力。”從2017年開始的“博士團扶貧送智”活動,從注重對貧困村、教學點的科學實驗,到寓教于樂,對科學領域知識的傳播,給予基礎教育領域科學“精準扶貧”深層啟示。
啟示一: 與電網類似的大型國有企業,在精準扶貧中要“把好脈”“找準點”“發好力”,切實理解、精確掌握貧苦地區的問題,對癥下藥。
南方電網廣西公司圍繞自治區脫貧攻堅總目標,堅持脫貧攻堅“五個結合”,即行業扶貧與定點扶貧相結合、千家萬戶與一家一戶相結合、扶貧扶困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精準扶貧與鄉村建設相結合、典型帶動與整體推進相結合,緊緊圍繞行業扶貧和定點扶貧兩條攻堅主線,提出了2018—2020年行業扶貧和定點扶貧總體目標。
戰略布局、資源整合的結果是:南方電網廣西公司從整體到部門,形成了強大的“扶貧合力”,各部門張弛有度,穩步推進,提前兩年實現大電網全覆蓋,貧困村100%通動力電,基本解決供電區域貧困地區低電壓、卡脖子等突出問題。
啟示二:大型國有企業精準扶貧資源豐富,參與扶貧的不同部門要有“問題意識”“問題導向”,直面貧困地區致貧的長遠原因、核心原因,以貧困地區徹底脫貧致富注入長期動力。
廣西電網電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胡德雍認為:電科院屬于專業技術性很強的領域,但用科學方法指導扶貧工作責無旁貸。電科院博士團通過對精準扶貧點的“精準調研”,明確在“精準扶貧”中的定位是“為孩子打開科學的興趣大門”,這一定位恰恰切中了我國城鄉教育資源“二元鴻溝”形成的關鍵。
啟示三:經濟上要“精準幫扶”,教育上則要“高端引領”“普惠操作”,將實驗室里的研究成果向基層學童展示,激發他們“求知”“求學”的共鳴和激情。
廣西電網電科院副書記唐正華認為:電科院將獲得廣西電網科技進步一等獎以上的成果,精心挑選出“無線電能傳輸”“高壓放電”“新能源發電”“直線電機”等電力前沿成果,用最為簡單的10個科學小實驗展示出來,既有科學實驗又有動手體驗,既有科學深度又能貼近生活,讓山區的孩子們充分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鼓勵他們用勤學去發現、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