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安徽電力
國網安徽電力加快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著力構建企業級業擴服務平臺、企業級停電信息平臺、企業級線損管理平臺三大企業級業務協同應用平臺,實現跨業務流程貫通和數據融合共享,通過綜合示范工程建設不斷提升客戶服務和電網安全運行水平。
◆ 打造合肥濱湖新區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工程和特高壓古泉換流站智能化工程,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一城一站、一外一內”綜合示范工程,建成中國首座“特高壓+5G”基站;
國內首個特高壓5G基站在安徽古泉落成。(袁翔 攝)
◆ 推進量子測量、聲紋識別等新技術在電力設備全狀態感知中的研究應用;
◆ 實現5萬戶水表在線采集,打造“多表合一”信息采集示范區,創新綜合能源服務模式;
◆ 研發營配調貫通一體化數據質量管控平臺,完成營銷業務、GIS、PMS、OMS四個系統數據同源改造和異常數據治理。(劉朋熙 朱安達)
國網福建電力
國網福建電力全面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以配網側、客戶端為突破口,在數據整合和安全、應急、服務等領域集中發力。
◆ 該公司修編泛在電力物聯網2019年建設方案、2019年行動計劃、2019~2021三年建設規劃;
◆ 統籌開展項目建設,編制完成“廈門城市能源互聯網”和“古田智慧能源小鎮”國網綜合示范項目方案,加快推進“智慧綜合能源服務平臺”“智慧車聯網平臺深化應用”“5G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等試點項目建設;
泉州供電公司用“互聯網 ”智能技術,實現電費系統和“票易領”自助取票機的互聯及人機交互。圖為客戶李先生通過“票易領”自助取票機自助領取電費發票。(張迎迎 攝)
◆ 主動融入“數字福建”建設,先后與福州、廈門、泉州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7月底完成與全省九地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城市能源互聯網布局規劃、綜合能源站建設、電動福建、優化營商環境、智慧能源小區等方面與政府合作,為全省實現智慧電力、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林梅妹)
國網湖北電力
◆國網湖北電力有序推進建設任務:完成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長江沿線港口岸電、武漢左嶺新城智慧城鎮服務等實施方案編制;積極推動多維精益管理體系變革、實物ID推廣應用、基建全過程綜合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
岸電客戶在湖北宜昌云池港通過移動支付掃碼使用清潔電能。(陶桃)
◆ 聚焦班組減負增效:開發班組透視窗、配電網實時監測等一系列數據應用工具,助力基層班組減負增效;創新實時監測模式,有效應對停電感知落后于客戶投訴的問題,典型做法入選國家電網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最佳實踐案例;
◆ 打造精品促實效: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建設成果為港口、船舶提供便捷服務,取得顯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作業安全風險管控系統做到安全管控流程化、標準化,確保了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邢杰)
國網湖南電力
國網湖南電力以sGrid數字化轉型思路推進“三型兩網”戰略全面落地,即:以開放共享(Sharing)為原則、以雙模治理(Governance)為手段、以互聯互通(Relationship)為基礎、以創新引領(Innovation)為關鍵、以數據驅動(Data-Driven)為核心。
◆ 一是聚焦數據貫通,扎實推進數據模型落地,打通項目全過程、客戶服務、資金流入流出等三條核心業務價值鏈,構建“積木式”的場景化應用。
◆ 二是打造數字化尖刀團隊,提升敏捷交付能力,鼓勵基層員工用大數據思維解決業務問題,按月發布優秀成果,推進大數據應用百花齊放,目前已形成72項成果。
在湖南省工信廳組織的“上云上平臺”推薦會上,國網湖南電力展示推薦泛在電力物聯網能源大數據平臺,對接湖南中小企業。(周斌 攝)
◆ 三是積極探索“電力+算力+數據服務”的新商業模式,基本建成芙蓉、延農數據中心站,與湖南移動、湖南聯通、騰訊云等10余家企業簽訂相關合作協議。(吳佼)
國網河南電力
國網河南電力真抓實干,穩步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 率先編制完成泛在電力物聯網三年規劃;
◆ 扎實推進能源大數據綜合示范建設,探索煤、電、油、氣等能源數據與政府、重要客戶數據的集成融合,積極構建共建、共享、共治、共贏的能源大數據生態圈,助推能源轉型和河南經濟高質量發展;
河南能源大數據綜合示范工程能源監測預測分析模塊截圖。
◆ 持續推進大數據中心建設,建立數據管理平臺和安全防護體系,實現配網大饋線停電識別等11項應用場景上線運行,發布以來全省累計訪問16611人次;
◆ 加快推進蘭考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建設,完成能源數據庫和監測中心19個模塊開發,實現能源數據的可觀、可測,支持“全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建設;
◆ 泛在物聯構建源網荷儲多維電力綠色調度體系,從源網荷儲四端發力,深化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 切實推進基層減負工作,完成移動終端及應用整合6400余臺,有效解決基層員工“一人多終端”問題。梳理數據重復錄入清單,開放數據查詢和導出權限,減少數據重復上報。(楊利萍 代小龍)
國網江西電力
國網江西電力選取鷹潭供電公司作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綜合示范區,開展HPLC智能電表全覆蓋適應性改造、基礎數據平臺優化提升、泛在配電物聯網全業務管控平臺建設等工作。
示范區以鷹潭110千伏西郊變電站為試點供區,安裝站線變識別機,打通站—線—變—戶脈絡。通過拓撲層級關系自動識別和校驗,實現試點供區站線變戶準確率100%;通過中低壓停電事件分鐘級研判定位,實現停電通知到戶準確率100%;配網設備可開放容量共享率達到80%以上,分布式電源等反送電隱患點全景管控。
截至目前,試點區域HPLC電能表和09版采集終端按照每月16%的進度完成改造更換,現已完成197個公變臺區改造,更換集中器199臺、電表18616只、模塊13263個,共計31879戶。站—線—變關系自動校驗技術探索取得初步成果,已成功研發第一代配電網拓撲關系智能識別裝置,并申報專利1項,撰寫論文1篇。(陳俊梅)
國網遼寧電力
國網遼寧電力結合地區特色和電網特點,明確了41項建設任務。在清潔能源消納、基建數字化智慧管理平臺、經營質效多維價值考評體系、營配貫通優化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基建數字化智慧管理平臺。
結合遼寧大連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建設,國網遼寧電力試點開展“1+14+N”區域邊緣計算中心建設,提升了數據時效、實用、服務價值,為供電服務指揮等系統應用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試點區域工單報修率同比減少23%,戶均停電時間由原來的0.88小時降低到0.57小時,時間縮短35%。(雷振江)
國網吉林電力
國網吉林電力全面形成“三新”戰略布局,大力推動泛在電力物聯網在吉林省落地實施。
◆ 創新將數據、價值管理貫穿于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智能交費、資金集約管控等優勢構建新模式。
◆ 與吉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吉林省主要商業銀行簽署了“智能電力大數據+金融——助力吉林振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數字信用變金融資產的“央企+吉林”樣本,成功培育新業態。
◆ 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用電服務體驗,打造新服務。
下半年,國網吉林電力將全力推進長春北湖“三新”泛在電力物聯網綜合示范區建設,突出“三新”內涵,打造營銷管理、資金管控、生產運營的全新物聯樣本。(張玉峰)
國網黑龍江電力
國網黑龍江電力積極開展“多站融合”建設與運營,先期選取哈爾濱供電區域內3座變電站作為試點,復用站內閑置空間、溝道桿塔、通信網絡等基礎資源,建設數據中心站、儲能站、北斗衛星基準站、4G/5G基站,在滿足自身業務需求的同時,對外開展資源租賃,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目前,國網黑龍江電力已完成鵬博士大數據有限公司3個數據中心站的租賃交付,搭建完成聯通公司4G宏基站。接下來將根據市場需求推廣建設,逐步提高服務議價能力,降低運營風險,提升產品競爭力。(尚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