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利 (600116,SH)8月2日公布的2019年中報顯示,由于上半年自發電量同比減少39.75%,需要采購成本更高的外購電量,導致報告期內增收不增利,歸屬凈利潤同比下降20.9%,扣非歸屬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44.06%。這是三峽水利繼2018年之后再次出現凈利潤下降的情況。
自發電量不足,導致外購電成本增加
自發電量不足,導致外購電成本增加,直接降低了三峽水利的盈利水平。2019年上半年,三峽水利實現營業收入5.31億元,同比增4.85%;歸屬凈利潤1.1億元,同比下降20.9%;扣非凈利潤6187萬元,同比下降44.06%。值得注意部分募投電站項目還出現了虧損,報告期內,兩會沱水電站、鎮泉引水電站、金盆水電站的凈收益分別虧損633.79萬元、272.16萬元、407.77萬元。
三峽水利董秘辦人士表示,公司是發供電一體的地方性電網,受天氣因素影響比較大,一般來說第二季度是豐水期,但今年來水情況不太好,降雨量比較差,不過這并不是每年固定的。
收購控股股東配售電資產
在自發電量受到天氣影響的情況下,三峽水利現有電力業務要突破盈利天花板并不容易,因此外延收購其他區域電力資產成為其戰略方向。2019年3月份, 長江電力(18.340, 0.09, 0.49%) 通過增加一致行動人成為三峽水利控股股東,并計劃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產。
隨后,三峽水利宣布啟動重大資產重組,擬收購重慶長電聯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能源)88.55%股權、重慶兩江長興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興電力)100%股權,目前審計和盡職調查正在進行中,最終交易價格尚未確定。按照三峽水利對投資者的回復,此次重組爭取于2019年年末完成。
通過此次收購,三峽水利將改變以重慶萬州區為主的發供電格局,還將增加涪陵聚龍電力、黔江烏江電力以及兩江新區增量配網等地方電網資產。
此次擬收購的資產除重慶多個區縣外,還包括湖北、貴州等地的電網,而目前三峽水利主要外購電就來自于湖北和重慶的國網,收購水電資源更豐富的區域電站,將對三峽水利自發電量的增長起到補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