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2019年度1906獎評選結果揭曉,公司總部孫崗,中國電科院李博、陸一鳴、馬文媛等四位專家獲此殊榮。四位專家在特高壓交流輸電和智能電網用戶接口等領域的IEC標準工作中做出了杰出貢獻,充分體現了公司在國際標準組織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公司總部孫崗自2015年起擔任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委員會(IECTC122)變電站和輸電線路設計工作組(WG2)的召集人,組織20余名國際專家編制完成了《IECTS63042-201特高壓交流變電站設計》技術標準,向國際同行展示了公司在特高壓交流變電站領域的專業設計優勢,為世界變電站設計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技術依據。
中國電科院李博為IECTC122系統調試工作組(WG3)的共同召集人,牽頭編制完成的《IECTS63042-301特高壓交流設備現場試驗》,填補了特高壓交流領域國際標準的空白,是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一項重大成果。
中國電科院陸一鳴作為中國代表參與IECPC118、智慧能源系統(IECSyCSmartEnergy)、電力系統管理及其信息交互技術委員會(IECTC57)的標準化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牽頭編制《IEC62939-2智能電網用戶接口技術架構和要求》技術標準,為后續在泛在電力物聯信息流領域開展國際標準化工作奠定了基礎。
中國電科院馬文媛從2012年開始參與智能電網用戶接口項目委員會(IECPC118)的工作,并于2015年任秘書助理,負責該項目委員會的日常運營工作,為IECPC118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年來,公司高度重視國際標準化工作,積極推動技術優勢向國際競爭優勢的轉化。目前,中國共承擔10個IEC技術委員會秘書處、7個主席,其中公司承擔6個秘書處和1個主席職務;在承擔上述高層職位的7個技術委員會中,6個技術委員會均屬于新興技術領域且由公司代表中國發起并提出。公司累計主導立項國際標準72項,參與IEC工作的專家超過600人次,有效提升了中國標準的國際地位,為中國技術、裝備、標準、服務全價值鏈“走出去”做出了積極貢獻。借助公司境外投資運營建設項目,有381項中國標準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電力建設中得到應用,中國先進的電力技術正在惠及其他國家和人民,為其他國家地區的繁榮發展和技術進步貢獻著中國力量。
IEC1906獎設立于2004年,是IEC三大重要獎項之一,是為紀念IEC成立于1906年而設立。每年評選一次,用以表彰對IEC國際標準化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各國技術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