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門服務
四川新聞網自貢4月21日訊 (周艷 曾林 記者 徐昭磊)“陳書記,在忙呀,我們來了解一下新雞舍的用電需求情況。”近日,在自貢市大安區何市鎮蔡家村肉雞養殖合作社,村支部書記陳文曉正帶人打掃剛剛清空的雞舍,正念叨著雞舍的線路照明需要升升級,國網自貢供電公司“電參謀”王玨和何市供電所所長陳智就服務上門來了。
前兩天該合作社4棟雞舍首批40000只羽山雞順利出欄,村里和被納為股東的70戶貧困戶嘗到了甜頭,當務之急是趕快清掃、消毒雞舍,馬不停蹄的開始第二批山雞的養殖。


上門服務
“我正想著要聯系你商量新雞舍的事兒你就來了。”陳文曉緊走幾步握住陳智的手,不由得喜笑顏開。兩年前,江蘇立華牧業一體化養雞項目落地自貢,該集團以提供飼料、雞苗,待養成后回收肉雞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為何市鎮打造新農村示范點,扶貧幫困工作注入活力。
兩年來,蔡家村陸續建起了43處雞舍,雞舍里鍋爐水暖、降溫、自動喂食等設備都離不了電,每次都是陳智上門來點對點服務,跑前跑后,雞舍修到哪里,電就通到哪里,貼心的服務也跟蹤到哪里。陳智說這叫 “三省+三零”服務,就是要讓大家辦電省錢省時省力,放心謀發展。
“新雞舍也是4棟標準棚,就在山下那片空地上,需要申請新裝用電。”第一批山雞出欄了,陳文曉積累了好些養殖經驗,趕忙加快了第二批雞舍的建設。“陳書記,你放心,由于你們之前用電提供的資料在有效期中,所以再次申請用電就不需要再提供,只需要在“網上國網”APP提交申請就可以了,我回去就做新裝用電的方案,一定不耽擱您投產。”

上門服務
接著,王玨和陳智對合作社雞舍表箱的進行了檢查,開關接頭螺絲進行了緊固,查看了新雞舍的建設情況,順帶著為農家雞舍開展了用電安全檢查。
“陳書記,馬上就是迎峰度夏了,用電上有啥問題您來個電話就是。”臨走,陳智丟下一句話。
離開蔡家村,王玨和陳智又來到何市鎮鎮上年產18萬噸雞飼料的立華牧業有限公司,了解企業復工復產用電情況,在與生產負責人楊建華交流后,王玨記下了該廠的生產情況和在今年11月份將投入二期建設的計劃。
“楊總,你們可以考慮避峰生產,能省下不少電費。”“建議你們在用電設備處再增加一臺無功補償裝置提高功率因素,要不被考核了電費劃不來,功率因素提高了,還有電費獎勵哦。”一邊交流,王玨和陳智一邊對廠里的配電室進行了檢查,并向楊建華提出了科學用電合理降低用電成本的建議。
“太感謝你們了。二期用電我需要辦些什么手續呢?” 楊建華問到。“您到時候打個電話就行,不需要你們跑路,我們直接到廠里來服務。”
據悉,自貢市大安區計劃年出欄3500萬羽肉雞養殖項目,目前年出欄已達2200萬只,肉雞回收后被銷到云、貴、川等多省市。何市鎮等8個鄉鎮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貧新模式投入養殖,幫助村民脫貧奔康。自項目啟動以來,國網自貢供電公司結合國網持續提升和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落實“三省+三零”辦電新政,為其指定客戶經理提供一條龍通電服務,兩年來,上門辦公90余次,為700多個新增雞舍架安裝變壓器15臺,架設線路8000余米,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電能保障。(圖片由國網自貢供電公司提供)